今天上午被拉进一个简书的写作交流群。
群主是一个在简书耕笔3载的老写手,问其组群的缘由。
“大家互评互赞,相互鼓励一下,不然写不下去了”
察其简书首页,发现更文近两百篇,但文章一直无人问津,粉丝栏里也只躺着几个相互搀扶的难友。
其实想来挺佩服他的,在一条孤独的路上一走就是三年,而且仍心怀希望。
可是问题是为什么同样在坚持,别人都已经开启了人生的第二阶段,你还在原地徘徊?
为什么总是难以进步?
其实真正影响一个人成长的因素,大致可以用两个生物学概念类比一下:生态位和选择压。
下面我们来分别展开说明:
||生态位
何为生态位?
就是你所处的生态链条中的位置。
蝙蝠具有回声定位的能力:蝙蝠发出超声波,超声波反弹回来,然后根据反弹的时间和速度,就能准确识别前面目标物跟它之间的距离。
蝙蝠的这种特殊功能是由其所处生态环境决定的:在黑暗中,它不能用视觉来识别前面的障碍物和猎物,于是就进化出了 “ 超声波 ” 这种感知能力。
处在什么位置上就会面临着什么样的个体变化。
1、外部的生态位
梁宁在她的专栏中讲了一个这样的案例:
假设一对双胞胎2010年一起大学毕业,一个进入了腾讯,一个进入了报社。
七年之后呢,进入腾讯的那位,如果不出意外,应该是已经年薪百万,且满街都是猎头在挖、投资人也在挖,只要出来创业就给钱。
而去了报社的那位呢?报社的情况我们今天肯定了解。整个产业都沉沦了,曾经他寄托理想的整个产业都没有了,一切都需要重来。
面对一个体系的变革,个人的努力就显得十分单薄。
这就是所处的外部生态位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2、内部的生态位
美国心理学家Noel Tichy(诺尔·迪奇)曾提出一个流传度很广的概念: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
当一个行为不需要我们付出额外的努力便可以轻松完成,这个时候就处在舒适区,那么重复此类动作并不会为你带来能力上的提升。
但跨出舒适区则会带来不安和失去掌控感,所以很多人都会蜷缩在自己的舒适区内,不愿突破自我。
在聊天的过程中,我建议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个群主,去参加一些课程,打破一下瓶颈。并顺带推荐了一个。
得到的回答竟然是:“收费吗?收费就不去”。
那一刻我所有关于他所处的困境的疑惑,全部都被解开了。
成长本质上是一种等价交换,都需要付出相应的成本和努力。
面对这种甘愿把自己锁在舒适区内,自我感动式的交流者,不需要与其争辩,默默离开便好。
||选择压
我们中学的物理课本上有一个概念:电压产生电流。
我们这里讲到的“选择压”差不多也是这个意思:两个选择点之间的压力差。
比如你站在A点,选择B点作为自己的目标,那么A和B之间的压力差其实就是我们的动力来源。
即使站在同一个点,由于选择的目标点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选择压。
而如果目标点处在舒适区以内,也就属于非选择压。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维度的因素需要我们考虑:环境压力和自我施压。
当外部的环境压力大于内在的自我施压时,就会慢慢的陷入困境。
而当内在的自我施压大于外部的环境压力时,就会产生不断成长的动力。
其实生态位和选择压是两个相辅相成的概念。
生态位决定当下起点和外部环境,选择压则是动力。
它们一起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个人成长的外部和内部驱动体系。
现在社会的发展,在不断扩充我们的舒适区,降低选择压。
越来越多的社会协作在低成本的满足个人的各项需求,我们就会很容易陷入这些及时性的满足中。
学习是反人性的,它需要你不断跳出这种让大脑产生多巴胺的环境中,去追求苦哈哈的自我修行。
任何形式的成长都需要我们克服本能的惰性和外部的压力,而方式和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就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坚持只是成长和获取持续进步的必要条件,并非充分条件。
所以如果你很努力的在追求自我提升,但仍然见效甚微,那一定是方法上出现了什么问题,这时候停下来自我复盘和获取他人的反馈就是很好的突破自我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