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着把“谢谢”换成“谢谢你”;
把“随便”换成“听你的”;
把“你听懂了吗”换成“我讲清楚了吗”
......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慢慢地会刻意对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用词和语言习惯做出改变。
不知你是否和我一样,渐渐地也开始去留意自己“说话”这件事。
因为一场临时的出行,打乱了很多计划,所以这篇也耽搁了很久。其实上一篇以蔡康永为开头,原本就是想要写《蔡康永的说话之道》的书评,但没想到顺着那一句话写着写着就跑偏了,强行更换主题,只好在此另起一篇,言归正传。
话语温婉,娓娓道来。
康永想完成的,是召唤幸福的咒语,如果能把灵魂巩固了,就丢在飘荡的人生里当成救生圈。
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他不在乎“说话之术”,而在意“说话之道”,蔡康永的说话之道,就是“把你放在心上”。我们都已经不再是小孩子,用不着强调一个人“好好说话”的重要性。市面上网络上也可以找到有很多的书籍和材料教导一个人如何训练自己的口才,锻炼出自己的演讲技巧等等。但大部分都是在讲如何通过说话借以表达自己,而不同于众多的,蔡康永所相信的说话之道是“透过说话,懂得把别人放在心上”。
谁都能为了自己做出自私的选择,要成熟到怎样的程度才能学会完全对待任何人都静心平和地以他人为先呢? 我们从孩提时代就开始被教导要懂得“分享”,大人们都说要把好吃的好玩儿的分给别人,下次其他的小朋友也一样的会把他们的东西分给自己。但是大人不会在这个时候告诉我们如果下一次小朋友自私地不分给我的时候要怎么办,同时我们要懂得的不是所有的付出都计较回报,有些事情只要能够去付出就已经是一种幸福了。
“把别人放在心上”是召唤幸福的咒语,并不是一味地只在意他人而丝毫不考虑自己。我们自己所有的感受和情绪并不是微不足道,相反应该是更重要的。正因为人和人之间是相互的,所以你希望别人如何来对待你,也首先取决于你是如何对待他人。
一个人,如果能做到把对方“看在眼里,放在心里”,就算这个状态,只维持一顿饭的时间,也能让对方觉得“被重视”,如沐春风。
被重视,要紧的就是那个“视”字。试问一下自己有多长时间没有看着一个人的眼睛说过话了?社交媒体的发展让每个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简单,正所谓“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飞鸟与鱼,是我在你的眼前,而你却在玩手机”。明明身边或者对面坐着熟识的人,在年轻人之间却很容易出现拿着手机跟别人在网上打字聊天的情况。个人觉得这样是很不礼貌的,如果不想见就干脆别约,约了就应该用心好好对待“珍惜”眼前人。
说话作为一件生活中很日常的事,往往关联着一个人的性格,人际和情商,“We are what we say”。
我喜欢研究说话这件事,是因为我觉得透过研究说话,你会比较根本地搞清楚自己和别人的关系,搞清楚自己在想什么,别人在想什么,以及最有趣的——搞清楚自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还记得某天有一个人问我,“你觉得你有什么特质?”
仿佛周围的空气都突然安静,我竟然回答不上来。
后来再回想,我开始有点慌了,这个问题对于我来说是真的很需要去解决的。不同于“你有什么特长?”这样的提问,它暴露的本质问题是“我一点都不了解我自己。”当某天突然发现自己不开心了,往往是因为我们忘了“人这一辈子终究是为自己而活”。那么这个“自己”是什么样的呢?如果一个人连自己是怎样的都不去搞清楚的话,又怎么能奢求别人要更懂得你呢?
回首自己在学校的这些日子,我觉得前些年最遗憾的是没有一开始就被告知:人生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如何清楚地认识自己。我是谁,我的性格如何,我有什么优缺点,我适合做什么,我喜欢或不喜欢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爱己而后爱人。
通过研究说话这件事,先将自己放在心上,而后你也在我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