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之前都是孤悲

对于《言叶之庭》,我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即看完小说后马上就看电影,小说283页,电影45分钟,其中的对比不言而喻。如果选择重来,我还是会犹豫着先看小说还是先看电影。开始走上了毕业论文的老路,想着小说改编成电影,抑或是电影的小说版,尝试着用自己拙劣的语言谈下两者的区别吧。

一、视角:一人与多人

翻开小说,开始的我有点蒙了,不知所云。小说总共283页,共有十话,每一话都以不同的视角讲述一段故事,除了秋月孝雄和雪野百香里外,还有秋月翔太、伊藤老师、相泽祥子、秋月怜美,还有翔太的女朋友梨花、孝雄打工餐厅的老板。十个人各色的人生,两个小时的电影都不为过。

但是电影只有孝雄的视角,单薄了。只有一两个镜头几句台词的龙套,故事似乎只讲了一半,欲说还休,甚至有些情节和小说有点出入。比如说祥子与原野老师,最记得小说里那句话“眼泪自动滚落,我用不着编造什么谎言,就把雪野老师从学校里赶出去了。”而电影只说一句“跟我无关吧,那个放荡女”,简单一句话似乎有些不合适。在那个情窦初开的年纪,看到自己男友跟别的女人表白,吃醋反咬一口也是不为过的。

二、画面:细节与精致

关于画面,如果真要对比,那电影肯定是略胜一筹。唯美清新的色调,精致的画面让人眼前一亮。观影过程中,心里话都是每一帧画面都好美,好想立马截图下来当壁纸。当然最后我也是这么做的,用了那张绿色雨滴当电脑桌面壁纸。我不懂电影处理方式,只是单纯觉得很美很美,仅此而已。不过画面美到有些喧宾夺主了。

就雨滴来说,小说里有非常多的细节描写,比如第一话“雨水敲打着树叶的声音比落在水面上的声音更大。莫卡辛鞋他这土壤缓缓前进的脚步声中,夹杂着绣眼鸟清脆的啼鸣。透过黑松看到的水面上,映着杜鹃花的嫩粉、多行松树皮的俏红,以及枫树的翠绿。”这一画面,闭眼想象下,甚是欢喜。

书的好处在于细节,影像的好处在于视觉。大抵是这样吧。

三、爱:孤悲与师生恋

标志性的“师生恋”,现在看来只是年龄与职业的距离。小说最后一句话是“孝雄望着她,瞬间觉得雨停了。”有这样的结局,我欢喜着。但我想说的更多是“孤悲”。

大学时上东方文学这堂课时,从“真事”始,平安时期的“物哀”,镰仓、室町时期的“幽玄”,江户时期的“闲寂”,无论是哪种感觉到就是淡淡的忧伤,“为赋新词强说愁”!

关于“孤悲”,小说中有了更好的解释。无论是孝雄还是雪野,以及孝雄哥哥翔太、梨花,雪野的前男友伊藤宗一郎,还是祥子,他们无一不是在情感世界里孤独漂泊的人,不能确定自己的爱,感受到对方与自己的某种距离。无论是在一起还是没有在一起,都感觉对方似乎与自己有着很大的隔阂。在爱情里,他们都是胆小鬼,在爱之前都是孤悲。正因为如此,爱情的光和热才显得弥足珍贵,给人勇气的力量。

小说与电影《言叶之庭》让我结识了“孤悲”,我想我们都一样,孤独着追求某人或某物,整个故事就开始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