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偏心,会让最孝顺的那个很受伤

    父母常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哪个孩子都是心头肉。

      小的时候,可能的确如此。尤其是条件不太好的,不用父母说,懂事的老大不用父母说,就会自觉地替父母分担家务,照顾弟妹。如果父母有夸奖,则更加卖力,好吃的、好玩的让给弟妹,心甘情愿。

      长大了,各自成家了,父母也需要赡养了,才发现真的不尽然。那个习惯了照顾父母感受的孩子,父母也愈发的习惯了,什么事都会找这个孩子。需要出钱的时候,会考虑另外的孩子是不是经济不如这个,需要出力的时候,会感觉那个不会做,做不好。而这个出钱出力还不讨好的多半是憨憨的老大。现在,有多少父母,财产给了儿子,养老找女儿,最好女儿还能跟他们一起做扶弟魔。

      闺蜜娟子是70后的尾巴,有个80后的妹妹,姊妹俩相差7岁,父母乡镇工人退休。虽不是多么富裕的家庭,但父母都有社保退休金,生活衣食无忧。娟子是老大,很心疼父母一辈子操劳,孝顺有加。如果没有后来的妹妹离婚,家里拆迁这档事,她也一直以自己能为父母做很多事而自豪。

  娟子是老大,自从上班起就每个月都把工资交给父母,自己只留几十元零花,一交就是10年,直至结婚。二十年前的工资不高,但每年至少也是七八千以上。娟子说,当年她以每个月给父母工资递增而有成就感。结婚后,每周都回去看望父母,父母也是事事都依赖她。自己可以节省点,但对父母从不吝啬。

      妹妹自从上班后,从未给过父母一分钱,单位离家不过几站地,但很少回家看望父母。单身的时候在外面租的房子,和对象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结婚后,婆家给准备的新房,娘家给装的修,配的家电。小两口日子轻松,生活有品质,但没有攒钱的习惯,月光族。后来妹夫赌博借高利贷,房子没有了,婚离了,家也没有了,带着儿子租房子生活。按理说,现在租房的人也很多,妹妹也有工作,但妹妹觉得没有房子这日子就没法过。父母也觉得,妹妹受了很大的苦,其实吃喝肯定不愁,只是不攒钱。

      娟子的父母也常说当年如果没生老二,就不用这么操心,但却听不得小女儿的叹息,张罗给妹妹买房。不舍得贷款压力大,78万的楼,老两口愣是掏出了63万,娟子惊诧父母原来这么有钱。娟子也给了妹妹15万,没明说是给还是借,自己的妹妹以后再说吧。就这样,妹妹开开心心住进了新房,而娟子当年结婚父母只是给了3万的首付,20年后才还清了房贷。这些娟子都觉得没什么,父母当年也没有多少钱。

      今年,娟子父母的房子拆迁了,有了两套楼房,因为地角的原因,每套能值个三四十万。

      新房的装修,义不容辞的落在了娟子夫妻的身上。娟子开始忙前忙后找设计,跑建材市场,想着给父母装得好一点用。她还想着父母刚给妹妹买完房,装修的钱她就出了吧。其实她工资也就三千来块钱,老公自己干,能多少有点活钱,但都是年底结帐,日子不是多么富有。

      她一直觉得她的父妈是相对有数的老人,但当老两口说两套楼房你和你妹一人一套的时候,她还是愣住了。给妹妹63万买楼,她一句没多说,而且她还给了15万。拆迁的楼,两套也不值78万,她以为父母心中会有权衡。

      没有吵没有闹,娟子平静地说:妈,你这是给妹妹两套楼了。

      她妈又说,你结婚时我还给你3万呢,那你给你妹那16万还要吗?

      娟子心酸极了。她说,妈,我可是给了您十年的工资啊,妹妹一分都没给您。您这么分对我不公平,我可以不要,但您不能不给。我可以让给妹妹,那是我对妹妹的情义,那16万用不用还也是我们姐俩的事,妹的楼里也没有我一间房。当然,这房子是您的,您就是一套也不给我,我也说不出什么来。您可以说给家里的亲戚听听,这么分是不合理。

      大家都不再做声,据说她妈第二天去了她大姨家,她猜测是去问这个事情了。但是此后再没提起怎么分房的事,而娟子依然在跑前跑后忙装修,她的妹妹也没有主动说楼房给姐姐。

        我赞赏娟子的据理力争,敬佩她的不吵不闹,不撂挑子的胸怀,但是我真的很心疼她。父母的偏心,太让那个不争不抢一味付出的孩子伤心了。父母的偏心,远比外人的算计要刺痛的多。很多时候的“孩子不孝顺”,在背后的父母也是有原因的。

      我也是家里的老大,也有着异由同工的境遇,娟子是我的榜样,只为自己将来不留遗憾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