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正在看《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同时看了一篇文章《如果能遇到 25 岁的自己,这是我给自己最好的建议》。提到一些有关孩子教育话题,摘录部分内容,写了点感想如下文。
一、关注的艺术:父母为什么要耐心倾听并努力去理解孩子说话?
1、爱与关注的重要性
爱 ,最重要的体现形式 ,就是关注 。我们爱某个人 ,一定会关注对方 ,细心照料对方 ,进而帮助对方成长 。我们必须把成见放到一边 ,调整心理状态 ,满足对方的需要 。我们对对方的关注 ,一定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能促进对方心智成熟 ,还可以对抗自己内心的懒惰 ,让我们付出努力 。著名心理学家罗洛梅说过 : “如果用现代心理分析工具去分析每个人爱的意愿 ,我们就会发现 ,爱的意愿的本质 ,其实是一种关注 。为了完成意愿所需要的努力 ,就是对关注的努力 ,也就是努力去关注 。我们要让头脑清醒 ,让心智健全 ,这是体现关注的最基本要素 。 ”体现关注最常见 、最重要的方式 ,就是努力倾听 。
家长的角色和心理医生相似 。聆听子女的心声 ,满足他们的需要 ,而不是盲目坚守权威 ,颐指气使 ,才有助于家长拓展自我 ,实现自身的完善 。因此 ,只有恰如其分地做出改变 ,使人格和心灵不断完善 ,才能担负起做父母的职责 。与此同时 ,家长在对子女进行教育的过程中 ,自己也会跟着一并走向成熟 ,这对于双方都是大有益处的 。不少父母在子女处于青春期以前 ,尚算得上尽职尽责 ,渐渐地 ,其思维却变得落后和迟钝起来 ,无法适应子女的成长与改变 。他们不思进取 ,放弃了自我拓展和自我完善的进程 。有的人认为 ,父母为子女经受痛苦与牺牲 ,是一种殉难行为 ,甚至是自我毁灭 ,这完全是危言耸听 。实际上 ,父母的收获可能远远大于子女 。如果父母进行自我调整 ,适应子女的变化 ,就不会与时代脱节 ,对其晚年人生也大有益处 。遗憾的是 ,很多人却漠视了这一点 ,白白错过了自我拓展和自我完善的机遇 。
2、倾听小孩子讲话
但在大部分的倾听中,我们扮演的角色都不是接受者,而是给予者,尤其是在倾听孩子说话的时候。根据孩子年龄的不同,倾听的方式也应有所不同。一个上小学一年级的6岁孩子,说起话来可能没完没了,对于这种情形,父母如何处理呢?最简单的方式是直接让孩子闭嘴。在有的家庭里,父母甚至做出规定,绝不允许孩子说个没完。第二种方式是不管孩子说什么,大人都不予理睬,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只能自言自语,他们跟大人之间丝毫没有互动和交流。第三种方式是假装倾听,实际上仍在忙自己的工作,想着自己的心事,偶尔说一声“嗯、啊”或者“好极了”,以此应付孩子。第四种方式是有选择地倾听,孩子说到某些似乎重要的事情时,家长才会竖起耳朵,集中一下注意力,试图以最少的精力获取最多的信息。当然,大多数父母未必受过专门训练,可能不具有良好的选择能力,所以通常会遗漏许多重要信息。最后一种方式则是认真地倾听孩子的每一句话,尽可能去理解它们的含义。
在以上五种倾听方式中,父母需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可以说一种比一种多。你或许以为我会推荐最后一种方式,因为它能体现父母对孩子最多的爱和关注。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首先,6 岁大的孩子很爱讲话,如果聆听他们的每一句话,父母就没有时间做好其他事情了。其次,努力倾听并认真分析孩子的一切话语,这将使父母感觉精疲力竭。最后,6 岁的孩子说的话,大多单调而乏味,整天倾听,只会让你感觉无趣而厌烦。最好综合以上五种方式,有选择地权衡运用。有时候,让孩子直接闭嘴很有必要,尤其是在他们喋喋不休的时候。他们连珠炮似的说个不停,只会让你分心,无法专心做好别的事。你和别人讲话的时候,孩子也可能故意插嘴,表示他们对外人的敌意,或故意引起你的注意。在大多数情况下,6 岁大的孩子并没有明确的意图,常常只是为说话而说话,不一定需要你的倾听。这种时候,他们即便自言自语,也能够感受到其中的乐趣。不过有时候,孩子也渴望与父母亲近,需要父母听他们讲话。在这种情况下,孩子需要的不是言语交流,而是和父母间的亲密感,因此只要假装倾听就足够了。其实孩子也能够意识到,父母有时是在有选择地倾听,但这种“倾听原则”同样能使他们感到满足。6 岁大的孩子,已经可以接受这种倾听规则,而且在他们大量的话语中,只有少部分需要父母的关注和反应。父母最为关键的任务之一,就是在听与不听之间,做出恰当的选择,找到最佳平衡点,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
这种平衡点很难把握。倾听孩子讲话的时间本就有限,许多父母在这有限的时间里也不肯用心倾听。他们可能认为,假装倾听或有选择地倾听,已经是真正的倾听了。其实,这是在自我欺骗,目的是为了掩盖他们自己的懒惰。真正的倾听,不论时间多么短暂,都需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首先,它需要倾听者做到全神贯注。你不可能一边倾听别人说话,一边去忙活别的事情。父母应该把别的事放到一边,真正全心关注孩子说的内容。不愿把别的事放到一边,就意味着你不愿真正倾听。其次,把注意力放到6 岁孩子的讲话上,需要的努力甚至多于倾听一次演说。6 岁孩子的话语通常是不规律的,有时语言像泉水那样汩汩涌出,有时中间有大量的停顿和重复,使你很难集中注意力。另外,孩子所说的事情,难以让成年人持久地感兴趣,他们不像出色的演说家那样能使观众聚精会神,认真聆听他们的演说。换句话说,倾听6 岁的孩子讲话,通常是相当艰难的,如果你能够做到,就证明你表现出了真正的爱的行动。因为没有爱,父母就难以产生倾听的动力。
也许,你为此感到费解,为什么要把所有的精力,用在倾听6 岁孩子单调、枯燥、喋喋不休的话语上呢?首先,愿意这样做,证明你能够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就像尊重一流的演说家那样。孩子感受到你的尊重和爱,就会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充分地尊重孩子,才能让他们懂得自尊自爱。其次,孩子感受到的尊重越多,他们有价值的表达也就越多。第三,对孩子倾听得越多,就越是能够意识到,在无数的停顿、重复、结巴乃至唠叨当中,孩子的确能说出有价值的东西。真正倾听孩子讲话的人都会承认:从孩子的嘴里,往往能说出最伟大的智慧。你会意识到,你的孩子极可能是个独特而出色的人。意识到孩子的特别之处,就会更加愿意倾听他们的话语,对他们的了解也就更多。第四,对孩子了解得越多,就越是愿意教给他们更多的东西。你对孩子的了解少得可怜,那么你教给他们的东西,不是他们没兴趣的,就是他们早已知道的,甚至比你的理解还要深入。最后一点,孩子感受到你的尊重,他们就会觉得,你把他们看成是出色的人。这样一来,他们也就更加愿意听你的话,并给予你同样的尊重。如果你了解孩子,教育得当,孩子就渴望从你那里学到更多。他们学到得愈多,就愈有可能成为出色的人。父母和孩子都可以从爱的互惠中,感受到成长和进步的力量。价值创造价值,爱诞生爱,父母与孩子在爱的默契配合中,就像是跳起双人芭蕾舞,在舞台上共同旋转,动作流畅而敏捷。
上面针对的是6 岁的孩子。随着孩子年龄的变化,听与不听的平衡点也会改变,但总的原则没有什么变化,不论年龄多大,孩子都需要父母的关注和倾听。尽管父母与年幼孩子的沟通,更多的是通过非言语的形式,但仍需要给予孩子全部的注意力。你不可能一边想别的事情,一边和孩子玩“拍手游戏”。玩游戏时三心二意,你就有可能培养出做事三心二意的孩子。孩子到了青春期,需要父母倾听的总体时间,显然要少于6 岁时期——他们讲话的目的性更明确,不像幼儿时期那样随意。不过一旦他们开口讲话,就需要父母更多的关注。
3、一点感想
想起《This is us》中有两段父亲与两个孩子的对话,就深刻体现了怎样认真地与孩子沟通,让孩子体会到这种足够的重视。
跟同事聊起,他三岁的小孩子讲话时,是怎样听的。不出所料,是第三种假装倾听的方式。
问起他,在老婆怀孕期间,是否学习了儿童心理、教育和行为学方面的知识?答案是并没有,要办各种证件,还有各种检查,都花了很多时间精力。客观环境的因素,时间与精力都是资源。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投入在什么事情上,更多的时候往往身不由己,当然更多的可能没意识到吧!也不知道自己将来能做得怎样,只不过既然了解了这些,到时候还是可以往这个方向努力吧~
按老妈的观点,不是所有人都做好准备再去做这些事情。
当然,即便没准备好,也不一定孩子不能教育好。即便没教育好,也并非TA不能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以及自我成长中调整好。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如果对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没有合理科学的认知,那么既可能教育不好,他自己也可能调整不好。第二部分会举例论述。
即便所有的事情都不是非黑即白的确定,但在可以在可以做到的范围内,自己还是可以努力去做一些事情。
二、针对性的教育方式:对于特殊问题,必须深刻理解,并采取相应措施
1、起源与基因决定的先天特质
黄章晋在“大象公会”发了个文章:如果能遇到 25 岁的自己,这是我给自己最好的建议
罗永浩这通电话是特为告诉我,他问过专家且查过资料,我们的拖延症,并非主观意愿如此,事实上我们因为拖延而远比常人更努力,只是因为先天的生理原因,确切说是多巴胺分泌不足或受体不敏感,导致“注意力缺陷障碍(ADD)”。
注意力缺陷,在儿童身上往往会伴随着异常好动,它便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即常说到的 “儿童多动症”。很多孩子成绩差、行为冲动甚至品行不良,往往是注意力缺陷导致的问题。
由于知识匮乏,老师、家长对这类“问题儿童”,习惯于责骂甚至殴打来纠正,通常它只会导致灾难性后果。这种情形就像以前对待抑郁症患者,人们会以“多想开点”的劝告甚至批评其人生观来纠正,却不知道最好通过精神科诊治来恢复。
后来我才知道,我实在算不上“苦难”、“黑暗”。有些患者成年后无法胜任任何社会角色,无法与任何人维持稳定关系。有的人原本希望终止恋爱关系,却在拖延中给所有人造成错觉,直到结婚那天心理崩溃——于婚礼上突然失踪。
对于三四十岁的人,性格很多方面都定型了,非常难以改变,但大多数人都知道自己做的不好,会对自己有埋怨,让自己一直生活在痛苦中。
这种以基因为根本出发点的问题,有人认为只是借口。但对于在其中挣扎痛苦的当事人来说,也许只有认识到这是客观原因,才能够真正与自己和解,而不是陷入一种与自我不好的一方面循环往复的重复斗争,却永远都失败抬不起头来,最终自暴自弃的状态。
也许心态放松点,才能,才有机会去真正想清楚,去做出改变。想起曾欣赏的对成熟的定义,“与自我和解,接受那个不完美的自己与现实,然后向前看”。当然,更加欣赏下面这观点:
我们很多行为特质,的确深受先天因素影响,但这并不意味你是它的奴隶,人可以先认识自己,然后改变自己。
2、挫折教育不是万能,针对性教育才能解决问题
把高中同学分为几个梯队,第一梯队就是那些一直让我仰望的人,不仅学习和理解能力强,而且自制力很强,读书成绩一直很好,有些最终读到博士而且成绩出色,其他人也取得很不错的成就。而我自己,只是一直在后面跟着跑,一直赶不上,基本上也没啥成就。
想起高中时的座右铭,大概是“永不服输”吧,一直忍不住跟别人比,把自己弄得很累,也并没什么效果。实际上也是一个注意力容易涣散的人,说是自己好奇心比较强,兴趣爱好广泛,实际上很容易被各种事情分心,不能集中在那些重要的事情上。
心底里当然有一个更好的自己,觉得自己可以做到更好,但却从小到大一直没做到。自制力这件事情,也许不是靠说说就能克服,而是需要一定方法。
只是一般人都只会用挫折教育方法,很多人克服不了弱点,很容易自我谴责和自我厌弃
只是我父母和遇到的其他老师,都是挫折教育的爱好和实践者,而我并不具备他们指望的顽强品格,所以总令他们失望。在漫长自我厌弃的生涯中,我那段表现得像另外一个人的完美时光,显得格外珍贵,足以让我永远感念当时的班主任老师。
你不能指望总是遇到这样的老师,最好的老师永远是能让你学会自我建设的知识。所以,如果我能遇到25岁时的自己,我给他最有价值的建议,不是任何直接带来财富的东西,没有什么东西,能比让一个人摆脱自我谴责、自我厌弃更宝贵。
从下面的故事中可以看出,也许合适的及时激励、奖励与反馈机制,能够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成年后也不会背负这负担。
我也因此听到了更多“小白鼠”们的故事。我发现,对自己先天特质失望与不接纳,经常处于纠结和挣扎者,远不止我这种类型的人。只是,他们并不像我一样不敢承认,他们是“打败自己基因”的英雄。
有位“小白鼠”看到自己的基因解读报告后惊呼:你要是说我口吃、嘴皮子有问题,我的同事绝不相信,因为重要活动都是我上台演讲,但是我大学毕业时都口齿不清。我是靠无数磨练才战胜先天遗传的。
一位交往十多年的企业家朋友,更让我觉得看花了眼,他一看就是那种天生爱冒险刺激的人,但基因检测和心理问卷的结果却完全相反,他用一副“你才知道真相”面对疑问:
是啊,我现在还是车速一快就紧张,上车就系安全带,根本无法理解跑车的乐趣。不喜欢刺激冒险,我打小就知道。所以,别人冒险是找快感,我纯粹是靠每次奖励自己,一点点克服自己。
还有一位,我只能嫉妒他的幸运。这位朋友童年被确诊为“儿童多动症”,他的症状严重到他认为测试问卷中的某些奇怪问题,是他自己当年贡献的案例,如:你上课会突然站起来吗?你会突然离开教室吗?
他现在还有“儿童多动症”的强烈痕迹,说话手舞足蹈,两分钟必跑题。但他居然是中科院工作的博士。他有一个好父亲,所以他能及早得到正确诊疗。当年,他父亲精心设置了一套即时奖励反馈机制,循序渐进培养他学会控制自己的注意力。
这个重度患者的案例,或许证明:如果有激励奖赏和正确的方法,人格特质中的先天不足,无论多有严重,你都可以战胜它,可以成为你希望成为的那种人。
关于及时激励,想起一本关于利用从游戏中设计到的方法去学习的书籍,忘了名字了。搜了一篇文章,类似的观点
从游戏中如何学到学习的方法?
从游戏中可以总结出一个好的学习系统需要包含四个方面的要素:
1)On job training 直接实操,实时反馈
2)设置门槛,不断提升难度
3)提供有效的激励
4)连接本质
有效结合这四个要素,打造一个沉浸式的学习系统,你才能“沉迷”于学习之中。
3、儿童的特殊行为和症状需要对症下药
黄章晋那篇文章中有个评论很赞同:
多动症(ADHD)、读写困难症(LRS)、计算障碍(Dyskalkulie)这些毛病,德国这边都可以用几套测试题检测出来,确诊以后随即安排几个月的课程帮助孩子克服这些问题,越早越好。
当然,对于已经背负着这些先天不足跌跌撞撞长大的成年人来说,要再“矫正”或者“趋向正常”已经相当困难了。所以确诊对他们来说,大概“能为自己的痛苦找到一个宣泄口”的意义比“病愈”更为重大吧?
(具体评测资料以及对应方案,待有空查阅信息再补充)
4、一点感想
关于孩子教育问题,曾经想,父母当时教育我们长大,并没有看多少相关书籍,学习多少文章只知识,凭借爱、感觉和他人经验,有点野蛮生长,依然可以让我们长大成才。我们在教育下一代的时候,一定要补充那么多背景知识吗?
原因大概有以下这么几点:
1)这个社会越来越走向多元化,精细化,各个专业的知识分化地很细,跨学科跨领域也不容易理解。但如果保持一颗成长开发的学习心态,投入时间与精力去也是可以理解的,也可以在各自感兴趣领域保持一定专业性深度的研究。复杂的社会,更加要求人在各个领域上保持一定的深入,至少有这个意识愿意去钻研,而不是什么都是表面看看。(当然钻研多了又容易分心浪费时间,所以要合理把握范围)
2)不是不可以靠感觉,靠个人体验去把这些事情做好。但这些知识点的来源,可能并不具备专业性与针对性,也不一定有效果。面对复杂情况,还是专业知识才能hold住。
3)其实时间与精力,只要愿意挤,还是有的。工作忙,下班之后只想休息,不想动脑也可以理解。不要用在太多惰性的简单的休闲上,要是能把其它领域的专业性研究,无论是兴趣爱好,还是各方面知识,如果能享受这种深度体验的乐趣,并形成一种习惯,真是很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