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何以过人哉丨《田子方》章十

《庄子》解,每章一读。

文:

肩吾问于孙叔敖曰:“子三为令尹而不荣华,三去之而无忧色。吾始也疑子,今视子之鼻间栩栩然,子之用心独奈何?”

孙叔敖曰:“吾何以过人哉!吾以其来不可却也,其去不可止也,吾以为得失之非我也,而无忧色而已矣。我何以过人哉!且不知其在彼乎,其在我乎?其在彼邪?亡乎我;在我邪?亡乎彼。方将踌躇,方将四顾,何暇至乎人贵人贱哉!”

仲尼闻之曰:“古之真人,知者不得说,美人不得滥,盗人不得劫,伏戏、黄帝不得友。死生亦大矣,而无变乎己,况爵禄乎!若然者,其神经乎大山而无介,入乎渊泉而不濡,处卑细而不惫,充满天地,既以与人,己愈有。”

解:

本章写孙叔敖不为外物所动。

宋荣子“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已经很不错了。不过,仍“未数数然”。为什么呢?有的人过分追求外在的荣禄利益,迷失了双眼,以致分不清内外、荣辱。宋荣子能看到内外、是非、荣辱的相对性,所以不再纠结。但他只能看到线段的两点,看不到以线段为直径的圆周。这也是他“未数数然”的原因,以及与孙叔敖的差距所在。

孔子评价孙叔敖是“真人”,赞他“神经乎大山而无介,入乎渊泉而不濡,处卑细而不惫,充满天地”。这是精神自在无碍,与天地圆润的表现。天地涵容万有,都与天地一体了,哪在乎什么“人贵人贱”呢?文中还有一句话值得品味。肩吾问孙叔敖“子之用心独奈何”,答曰“吾何过人哉!”前者以为孙叔敖一定有什么“过人”之处,不然不会那么“栩栩然”。孙叔敖说自己没有“过人”的地方,其中有谦词,也有不与人争的精神。这在他的世界里几乎不值一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诗经全文及译文 《诗经》现存诗歌305篇,包括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共 500 余年的民歌和朝庙乐章,分为风、雅、颂三...
    观茉阅读 70,142评论 0 18
  • 讲究穿衣戴帽、注重生活品质越来越大众化,追求衣着品位、彰显个性特色越来越被青睐。服装服饰的制作越来越重视细节处理,...
    世界制高点发出慈善光阅读 8,169评论 0 0
  • 相信销售这个词大家都很不会陌生吧。 有买卖有流通就必然会有销售,其实我们每天都在接触到销售人员。 销售现在普遍的分...
    齐帆齐阅读 5,882评论 7 62
  • 情思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
    尔之语阅读 1,937评论 0 3
  • 今天上午,老师给我们放映了一部电视节目,叫朗读者。它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里,让我颇有感受,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朗读。 ...
    春儿的后花园阅读 1,91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