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04

重阳节时话摩诘

2025-10-04

    因一首诗让我们记住重阳节,吾侪要感念山西永济人,是年只有17岁的青年王维。

    今天是阴历9月9日,中国人的重阳节。境很好,不愁吃喝。2年后在他的出租屋里,17岁的王摩诘就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王维是家里的老大,还有4个弟弟,后来都做了官。

      可能是重阳节这天晚上,他一人吃完饭后,想起华山以东蒲州人重阳节这天增加感情的实践教学活动登山插茱萸习俗。夜无眠,点起油灯,于是,今天的我们就把重阳节这天的王摩诘记住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四十四岁左右时,为他“志求寂静”的母亲置辋川别业,苦心经营成了唐朝的一家乐(私人场域不可能成农家乐),成为他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唐时书籍《云仙杂记》记载:“王维居辋川,宅宇既广,山林亦远,而性好温洁,地不容浮尘。”王维有洁癖啊!

    他先后在部队、纪委、教育和行政等部门工作。安史之乱后,身向田野,心在参禅。其文化标志是诗歌、音乐、绘画和书法。按照今天好虚荣的人之说辞,他就是诗人、音乐家、书法家、画家。苏轼评价王维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在唐朝的功德是“诗佛”,他与李白杜甫属于一个层级的文化人。他是长安的标志之一。也就是中国的标志之一!

      他的诗很多,我喜欢他写的田园诗,哲理诗,友谊诗,更欣赏他关爱底层民众的诗。

      他的田园句:一悟寂为乐,此生闲有余、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松含风里声,花对池中影、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落暮悲。何等的审美观!何等的山野趣!

      他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有绘画美、有音乐美、有诗歌美。

      他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诗表现出的恬淡让我等在市场经济蹂躏下浮华的心境碎了一地,羞愧难当啊!我猜想,王摩诘写这首诗时肯定也是在晚上,而且,他可能又睡不着啦!诗人睡不着可是不得了的事!文化创新有事就在失眠后!

      他的生死哲理诗,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等无生的喜悦,无死的悲哀,但一切又都是永恒的!他的《鹿柴》云:“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全诗证明他就是人生大禅师。西洋人如果没有汉文化造诣是享受不了的。

      我看中敬重王摩诘先生的一点主要在于他的底层民众关怀。如他说的: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桃红复言宿雨,柳绿更带青烟。花落家僮未扫,莺啼山客犹眠;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 怅然吟《式微》;

    他一生也重朋友之有情。幸好他来过咸阳,在公差咸阳告别朋友时写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诗就悬挂在今天咸阳古渡旧址。我们能感觉到朋友之情溢于言表,每当我在省内各地派出所告别诸朋友时都会心里说到:和君再饮一杯茶,车动挥手别故人!  

      今又重阳节,重阳节是亲情释放的时刻,咸阳处疫情管控期。我只有以文化关怀与饮食关怀寄语各位亲人和朋友。俗话说得好:蛋白吃得好,秋冬身板俏。依据我从著名中医笔友处学习到的,建议50岁以后的亲人和朋友,多吃5种高蛋白,身体有可能能维持在皮肤和脏器健康不求医的状态,对50岁以后的人而言,动物蛋白以鱼肉、牛肉,鸡肉和鸡蛋为主,植物蛋白为豆腐,有骨质疏松的朋友每日还可以喝一杯牛奶。当然,发呆、每日8000步、读书、自娱、做饭、音乐和核酸检测还是照例日常化的,不求生命之长度,在乎生命之内涵!

版权所有  严禁转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