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摄影:张慧姝
记忆中第一次读到“五色使人目盲,五音使人耳聋,五味使人口爽,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行妨”是在两年前。一个朋友发给我这段话,还配了一张图——一杯浓茶,一湖清水。画面之外,可以想见,是那个乘着游船逃离喧嚣的人:把灯红酒绿留在湖边,只让湖水的浅蓝入自己的眼;把声色犬马留在湖边,只让湖面的微风入自己的耳;把酸甜苦辣留在湖边,只让略苦的清甜入自己的口……这个朋友是位成功的商人,有嘲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资本,他说他只想逃离五色、五音、五味的生活,只想靠近生命的本源、回归见素抱朴的生活;“人间有味是清欢”是他爱吟的诗……
后来,我跟着杨鹏老师开始了道德经的学习,可惜这个朋友早已不知去向,祝愿他过上了心灵宁静与自由的生活……
再次读到这句话,是在道德经第十二章,杨鹏老师的课堂之上。杨鹏老师总是能剖析句子背后的逻辑关联并揭示其所依据的宇宙观而让人豁然开朗。杨鹏老师说:君王对“五色”、“五音”、“五味”、对“驰骋田猎”、对“难得之货”的追求,妨碍了天道的运行,妨碍了国家的治理,作为君王治理天下,首先要治理自己,让自己回到生命最自然需求的状态,同时也保护百姓最自然的生命追求。
五色,青赤白黑黄,是正色,尊贵之色;五音,宫商角徵羽,主要指乐舞;五味,甜酸苦辣咸,味蕾能尝到的所有味道。五色、五音、五味不断的把等级彰显,把权势炫耀。君王们长期在五色、五音、五味的侵淫之下,已经看不见百姓的艰辛与疾苦,听不见百姓的哭泣与诉求,所以“目盲”了,“耳聋”了。
杨鹏老师在讲解时例举了一个“为目不为腹的奢华”例子:明神宗孝靖王皇后凤冠,饰有9龙9凤,冠上共嵌有红宝石100余颗、珍珠5000余颗,极其奢侈。但此冠将近5斤重(2320克),戴在头上简直就是受罪。
由这顶“奢侈却受罪”的帽子,我想到了齐景公的那双可笑的“金玉之履”。
景公为履,黃金之綦,饰以银,连以珠,良玉之絇,其长尺,冰月服之以听朝。
多么奢华的鞋子,黄金做鞋带,白银做装饰,珍珠做连贯,美玉做鞋头,长有一尺。晏子来朝,齐景公想起身迎之,却抬不起脚!
晏子不亏是一代贤臣,立刻罗列了鲁国鞋匠制作这双鞋子的三大罪状以此来劝诫齐景公:第一,鞋子太重,使脚不堪重负,不能行走,鞋子重且不保暖,失去鞋子的基本功能,违背常理;第二,让君王穿上这样怪异的鞋履,为天下诸侯所嗤笑;第三,动用大量财物,不爱惜百姓劳力财力,积怨于民。这样的一双在齐景公看来是炫财富、炫排场、炫权势的鞋子,在晏子看来,却是一双劳民伤财、昭著昏庸、偏离身体本真需求的鞋子。
君王在炫排场、强化等级、强调权势的五色、五音、五味之中,看不到听不到百姓的疾苦与心声,妨碍了天道,妨碍了国家的治理,所以目是“盲”的,耳是“聋”的。那么,对于他们自己,他们能看见、能听见自己的心声吗?“为目而不为腹”的五色五音五味带来的是愉悦感和幸福度的提升,还是心灵的奴役呢?
莫言在一次演讲中说:“人类社会闹闹哄哄,乱七八糟,灯红酒绿,声色犬马,看上去无比的复杂,但认真一想,也不过是贫困者追求富贵,富贵者追求享乐和刺激——基本上就是这么一点事儿。”在这里,莫言用了“刺激”两个字,似乎无意之中揭露了一个事实:正常的音、色、味,已经带不来享乐,唯有“刺激”,才能给已经麻木的感官带来一些感觉。所以,是否可以换一句话说,这些长期在五色、五音、五味享受之下的富贵君王们,他们感官的敏感阈值已经提升得很高,对于阈值之下的正常生活,差不多是“盲”了,是“聋”了。
山的清风、月的皎洁、雪飘的空灵、花开的声音,这些普通而又真实的美好存在已经不能被他们麻木的感官所捕捉到,他们需要加大剂量的、调高音量的刺激才能带来所谓的享受,而这恰恰反应了他们心灵的麻木和被纸醉金迷的生活所奴役。他们距离天道越来越远,他们的眼不仅对于百姓的诉求是“盲”的,对于自我的内心也是“盲”的;他们在“五色、五音、五味”的“宠爱”之下,距离生命自然需求的状态越来越远,也距离自我心灵的自由越来越远。“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一个不能修己以敬,而是在声色犬马之中沉醉的君王,一个距离天道越来越远,距离生命自然需求的状态越来越远的君王,又怎能去保护百姓最自然的生命追求从而治理好国家?又怎能呵护自我的自然从而实现最好的自我呢?
虽然我们不是君王,但是老子的道德经,穿越两千多年的时空,仍旧熠熠生辉,如灯塔般指引着我们、启迪着我们、警示着我们,成为我们智慧的源泉。对于现代人来说,“五色、五音、五味”的生活,是一种排场,是一种炫耀,是一种媚俗,是活在他人的眼里。这种排场、炫耀、媚俗、为他人之目,是要活出等级,活出差异,活出地位,也是被世俗价值所绑架所猎取,这是极不自然的,是远离了生活真谛的,是偏离了天道的。
同时,在“五色、五音、五味”中,寻不得至真、至善、至美,寻不得大爱与自由,寻得的可能是焦虑与狂躁,寻得的可能是“心发狂”,而这种焦躁与“心发狂”,远离了自然之状态,远离了生命之本真,远离了心灵之自由。
因此,“五色、五音、五味”,无论对于君王,还是对于现代人,无论对于治理国家,还是对于实现个人身心健康与心灵自由来说,都是南辕北辙的。所以,老子说:“为腹而不为目,故去彼而取此。” 去除这些“为腹”之外的不自然的需求,“少则得,多则惑”,过一种简约而不简单的生活,是一种智慧,更是道法自然,回归生命本真的必由之路。
杨绛先生在一百岁感言里说:“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在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的路上,给物质生活做减法,才能为心灵释放空间,远离“五色、五音、五味”的排场和累赘,才能渐渐品出“清欢”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