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洪武:开局怒怼朱元璋
朱允熥猛地睁眼,雕花木床的触感和空气中的檀香让他懵了——他竟穿成了明朝太子朱标之子,那个历史上早夭的皇太孙!
刚缓过神,殿外传来脚步声,进来的人龙袍加身、面容威严,正是明太祖朱元璋!不等朱允熥行礼,朱元璋便沉脸发问:“允熥,昨日教你的《资治通鉴》,可曾背熟?”
前世熟读明史的朱允熥心头一凛,知道这是朱元璋对皇孙的常规考校,更是对未来继承人的试探。他没有像原主那样战战兢兢,反而躬身朗声道:“皇爷爷,《资治通鉴》臣孙已背熟,但有一事,臣孙斗胆想与皇爷爷商榷。”
朱元璋挑眉,倒有几分兴趣:“哦?你且说来。”
“臣孙以为,汉初分封诸王,终致七国之乱;本朝封藩诸王,虽为屏卫皇室,然诸王手握兵权、坐拥封地,日久必成尾大不掉之势。”朱允熥声音铿锵,“若不及早削藩,待皇爷爷百年之后,诸王恐成社稷大患!”
这话如同惊雷,朱元璋脸色骤变。他分封诸子,本是为了朱家江山永固,却从未有人敢在他面前直言藩王隐患。殿内死寂片刻,朱元璋突然抚掌大笑:“好!好一个‘尾大不掉’!朕的孙儿,竟有这般见识!”
原来朱元璋早已察觉藩王问题,只是碍于父子情分迟迟未决。朱允熥这番话,正好说到了他心坎里。当即下令,让朱允熥随驾处理朝政,还特许他出入军机大营。
接下来几日,朱允熥凭借对明史的了解,先是指出漕运弊端,提出“分段转运法”解决江南粮草北运难题;又在朝堂上驳斥户部尚书的苛捐提议,拿出“摊丁入亩”的雏形方案,让百姓税负更公平。
朝臣们从最初的轻视,渐渐变成敬畏——这位皇太孙,不仅有胆识,更有实打实的治国之才!就连素来高傲的燕王朱棣,在与朱允熥讨论兵法时,也被他“迂回包抄”“火攻联营”的奇策说得哑口无言,暗自收起了轻视之心。
半月后,朱元璋当着满朝文武,拍着朱允熥的肩膀道:“朕的江山,交给他,朕放心!”
朱允熥望着殿外的阳光,嘴角扬起笑意。这一世,他不仅要改写自己早夭的命运,更要辅佐朱元璋稳固大明,让这盛世,再无靖难之役的血雨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