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词,语境不同,惊世骇俗的不同。
比如:partner.
有一次,大学主办论坛,邀请了一位海外的学者。
到了安排住宿的环节,海外学者问:May I take a partner?
负责对接的教授,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回答是好。
因为还好这位教授有过留学经历,他机智地从对方试探性的语调和当时上下文语境中知道了这位学者问的是什么意思。
假如对方直接明确问:我可以带妻子入住酒店吗?或者我可以带儿子、女儿一起入住吗?接待的教授肯定毫不犹豫地回答:Sure.
因为这里的partner暗指有着非常亲密关系的助理。在国外,人人都接受的公开暧昧关系。
在中国,一旦外国学者将他的partner带来,无疑我们的文化只会将其划归为:情人。
对方当然也很聪明。在听到接待教授久久地支吾和迟迟无法回答的情况下判断出,主办方不会同意。
这是教翻译课的院长教授亲历的真实案例。他当时举例是为了和我们说明:翻译的灵活性,一定取决于不同语境。
你也有这样的语言差异感悟吗?欢迎评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