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如他所是,而非如我所愿
最近在非暴力沟通课上记得笔记特别少了,更多的是用心去倾听去感受了
回忆了这二三十年自己生活的经历,太多太多的纠结与痛苦,不明所以。为什么自己那么不开心,那么爱哭?为什么总是给人留下生人勿近的感觉?为什么感受不到生活的爱?为什么每次人生中最重要的考试一再失利?为什么身边的人对我如此的包容?我是值得被爱的吗?
一直把自己封闭在一个黑暗的小角落里,是非暴力让我看到了一丝光线,让我尝试一点点的走进自己的心里面
我的童年是充满恐惧与不安的
记事很晚,第一次不愉快的经历是刚入幼儿园,我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两个老师拉着我的胳膊说要把我关过小黑屋,自己奋力反抗,老师拉不动我,把我放在一边,我孤零零地在门口哭泣,看到没人了,自己爬门而出,去找妈妈。不想上就不上吧,妈妈笑着说真倔,妈妈当时在卖水饺,我帮她擀面皮,客人走后帮她收钱,别人夸我懂事,好开心。
过年了,自己只有五六岁的样子,我和二姐,小妹一起在屋里放鞭炮。大姐在看电视,或许我们吵到了她。当凶我们没有效果时,她拉过我来就是一巴掌打到脸上。又不是只有我惹到你,你干嘛只打我。二姐和小妹去找爸爸妈妈,等来的是:”妈妈说了,谁打过算谁的,不管”,瞬间泪如雨下,我在想自己不是妈妈亲生的,她不爱我。(前段时间问过妈妈为什么当时不回来,妈妈说不知道当时的情况,以为我们只是小打小闹。而这个事情却让自己难过了这么多年)
刚入一年级,不知道为什么作业总是记不住,每次都是姐姐和妈妈带我去问老师,妈妈直到现在也会“嘲笑”我,总是记不住,天天带你去问。
一天,我把家里卫生打扫了一遍,刷碗拖地洗衣服。妈妈回来看到家里很干净,问是不是大姐是不是二姐,是不是妹妹。唯独没有问我,她觉得不可能是我做的。为什么不管我做什么你都看不见。
小时候每年都会有一段时间偏头痛,恶心不想吃饭。妈妈说没事,直到我吐了,爸爸看到了才会带我去看病。妈妈,你爱我吗?
高三,因为严重的头痛,所以决定在家复习,我把课本的知识点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下来,贴到墙上,妈妈说看你贴的。结果高考成绩不理想,妈妈特别失望,你平时挺用功啊,怎么考成这样,你感到很丢脸,跟邻居的聊天中满满的失望。我反而有些庆幸,我就这个样子了,你不开心就不开心我才不管。我不会复读,但我会选择一个学校继续上学,我不懂专业的问题也不懂学校的问题,很多学校下来招生,我把自己想问的,专业啊前景啊一页纸上写了几十个问题,你在一旁对着学校人员说:“我不懂,她自己写的,怎么这么多问题”。我是受伤的,为什么别人家的父母对孩子上学那么上心,为什么你什么都不管?妈妈,你爱我吗?
不知道什么时候妈妈说过我,你脾气这么倔,将来谁敢要你,你嫁不出去,我们可不指望你养老。上了大学我终于逃离了那个没有“爱”的家。在大学谈了一场噩梦式的恋爱,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闹分手就闹了两个多月。为什么我对他这么好,他总是那么挑剔。他喜欢打乒乓球,我给他买,他说买的牌子不好。他喜欢吃水饺我放假给他带来,他说太咸了。最后一次吃饭,我希望他能说一句我们和好吧,我付上饭费期待着他回来时,他头也不回地往前走。一气之下,跟同学说给我找个新男朋友,既而认识了现在的老公。他不会对我说任何的甜言蜜语,室友恋爱,一天能打一两个小时的电话,而我们一天只有三四条信息,内容大都是你吃饭了吗?吃的什么?早点休息吧。他对我没有任何要求,隔两三个星期会来学校看我一次,我们只在学校附近吃点小吃,然后他只留下车费,把身上剩下的钱都留给我。虽然没有过多的言语,但他让我感觉到被爱。当跟他一起回家时,公公婆婆对我嘘寒问暖,我返校时给我带各种好吃的,我生病时赶紧让我去打针,给我盖好被子,装好热水袋让我暖着。有时候我甚至觉得婆婆更像妈妈。
还没毕业就讨论结婚的事情,妈妈对婆家没有任何要求,没房没车无所谓,你们两个好就行。已经工作一年手里有点钱所以我用它当作自己的嫁妆,不想给家里添一点麻烦。婚后,难免会有争执,每次给妈妈打电话妈妈都让我忍着,改改我的脾气,说他已经很好了,要知足。妈妈,他很好,难道我就很差吗?我是不是你的女儿?
妈妈要搬家,怀孕八个月的我联系搬家公司,爸爸和老公都在工作脱不开身,我请假来到妈妈家收拾。从小没有方向感,不知道小区的名字,妈妈在车上给我指路,后面的搬家公司跟在我后面。结果妈妈也把路给弄混了,我很着急,因为后面的搬家公司还在后面,走错了太麻烦。我冲妈妈喊:“你到底记不记得路”,妈妈说:“我也不确定,你急什么?脾气真瞎!”我除了生闷气,却无力反驳,为什么我做啥你都看不见。
当自己做了妈妈,遇到各种各样的育儿难题时,终于可以理解妈妈了。小时候非常讨厌的一件事就是妈妈把我们的名字叫错,当自己有了两个孩子之后,叫错孩子名字是常有的事情。这时才发现妈妈不是因为不在意我才叫错的,每个孩子对她来说都非常重要。当看到两个孩子发生争执,都委屈的哭泣时,我感到非常的无助,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我开始理解妈妈为什么当时“不管”我们了,“不管”才是最好的“管”。
当自己成为母亲后,身边的人都把注意力放到两个孩子身上时,只有妈妈第一时间看到我。孩子出生,大家的焦点都在小孩身上时,是妈妈陪在我身边,照顾我,陪我说话,给我做自己喜欢的饭菜。好庆幸,自己终于看到了妈妈的付出,感受到了妈妈的爱。
随着课程一点点的深入,慢慢学会去同理他人,尤其是妈妈。之前我感觉她不爱我,其实不是的。她非常非常爱我,是我把自己封闭了起来。小时候在老家呆了几天,妈妈来看我时,我睁开眼睛是懵的,没有任何表情,妈妈张开双臂要拥抱我时,我的第一反应是逃避,不让她看见。
感受的根源在我,不在任何人。把心打开,阳光才能照进来。不要着急,先接纳自己,会越来越好的。不抱怨他人,也不责备自己,只关注事件本身,关注自己的需求,学着用更好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感受。自己已经接触到了正确的方法,接下来就是不断地反省与练习,好好的,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