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选人用人要加强党性鉴别,注重考察干部的境界格局和忠诚度廉洁度。组织部门肩负管党治党、选贤任能的重要职能,必须把加强党性鉴别摆在首位,以“对党忠诚、境界格局、廉洁自律”为核心标尺,精准丈量、严格把关,着力锻造一支堪当高质量发展重任的骨干队伍。
把好“忠诚关”,以绝对忠诚把稳“定盘星”。对党忠诚是干部的首要政治标准,必须将其作为党性鉴别的重中之重。首要在信仰坚定,重点考察干部是否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重在行动坚决,关键考察干部是否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在重大原则问题、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敢于斗争;在关键时刻、重大任务中靠得住、冲得上、打得赢。贵在表里如一,精准考察干部是否忠于党的事业,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发自内心的热爱,始终保持言行一致、态度坚决,做到敬业、勤业、精业、乐业,确保选拔的干部绝对忠诚、绝对可靠、绝对纯洁。
把好“能力关”,以境界格局检验“含金量”。境界格局是干部的关键政治素养,必须将其作为党性鉴别的深层考量。视野决定格局,要观其是否具备全局眼光和系统观念,能否自觉将本职工作置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去谋划推进,主动对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县委中心任务,做到为一域争光、为全局添彩。担当体现价值,要考察其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重大任务中,是否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在面对复杂矛盾和风险挑战时,是否敢于碰硬、善于化解;在对待个人名利地位上,是否公而忘私、甘于奉献。情怀折射初心,要验其是否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与老百姓保持鱼水关系、师生关系,主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
把好“作风关”,以廉洁自律严守“铁门槛”。廉洁自律是干部的根本纪律要求,必须将其作为党性鉴别的底线红线。制度是硬约束,要认真落实相关规定,严格落实“凡提四必”要求,深入核实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全面掌握干部遵守廉洁自律准则、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等情况。监督是硬措施,要健全干部监督信息共享机制,综合运用巡视巡察、审计、信访等监督成果,了解干部“八小时内外”表现,对作风不正、行为失范、触碰红线的干部,果断亮红灯、踩刹车,坚决防止“带病提拔”。口碑是硬标准,要建立健全群众参与评价干部机制,通过民主测评、个别谈话、实地走访等方式,广泛听取干部群众意见,对群众反映强烈、口碑不佳者,坚决实行“一票否决”,确保选出的干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