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两位平凡却无比伟大的女性的故事,让我们一同去挖掘造就她们伟大的深层次原因,并从她们身上去汲取从平凡走向伟大的力量。
第一位女性是魏丽惠,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教授、CSCCP主任委员,一生致力于宫颈癌疫苗的临床实践,推动中国宫颈癌防治工作走向世界,提升中国该领域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时至今日,已78岁高龄的她仍在一线进行着宫颈癌疫苗的临床实践,完美地诠释了她“穷尽小我的力量,促成最大概率的生”的铮铮誓言。

第二位女性是宝贝回家寻子网创始人张宝艳。她实际上从未想过要创办什么宝贝回家寻子网,让她萌发创办宝贝回家寻子网的想法是于1992年她的儿子跟着外婆外出玩,不小心走散了。几个小时的寻找,张宝艳一家人度日如年。所幸只是虚惊一场,但这给张宝艳最深的感受是失掉孩子的绝望和痛不欲生。从那时起,张宝艳就开始关注有儿童被拐的不幸家庭。有时看到电线杆上贴满寻亲启事,张宝艳说:“除了痛心外,也感到忧虑。这样的寻找方式不仅费力,效果也不好。”张宝艳在2002年时接触到网络,她就敏锐地意识到这是寻亲最好的途径。她于2007年辞掉原有工作,正式创建帮助被拐、被遗弃和走失的孩子以及流浪乞讨儿童回家的宝贝回家寻子网。自2007年正式创建宝贝回家寻子网来,如今以她微薄之力,织就大爱之网,使几千个家庭重获团圆。

她们虽然所处的行业和岗位以及身份的不同,但是她们身上却展现出许多共同的特质,这或许就是她们为何平凡亦伟大的真正原因吧。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1、她们身上具有无比伟大而无私的爱,总是希望他人好,并努力去让他人好。正所谓“心中有大爱,脚下有力量”。魏丽惠教授她希望妇女都能避免患上宫颈癌,并且努力通过提高治疗技术来治疗宫颈癌,让宫颈癌患者免受折磨的痛苦。哪怕是78岁高龄的她仍深入一线进行宫颈癌的临床实践,践行着她那“穷尽小我的力量,促成最大概率的生”的人生箴言。
张宝艳她为了能让被拐、被遗弃和走失的孩子以及流浪乞讨儿童回家的宝贝回家,毅然决然地辞掉工作,自费创建了宝贝回家寻子网。在创建初期,她就面临了没有工资来源,因每天接打几个小时的电话,每月打电话都要花上千块钱的困扰。另外,在线下她与丈夫先后60余次南下北上,奔赴解救孩子第一现场,亲抚安慰孩子,为残疾孩子募集救助善款。正是这一份大爱让她的每一步都走得这么坚定和有力量,克服了各种困难,促成了更多家庭的圆满。她也说过“让自己失业,是我最大的心愿”,从这句话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她满满的无私的大爱,她宁愿让自己没工作,也不愿看到这个世界有拐卖儿童、儿童走失和遗弃儿童的事情发生。
无论是魏丽惠教授还是张宝艳女士通过她们的行动,让我们真正明白了什么叫“心底无私天地宽”。
2、她们拥有超强的专注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十分的纯粹。魏丽惠在初中时就有志于医疗事业,她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当一名医生的梦想,并且拥有了丰富的临床医学经验。为了能够预防宫颈癌和有有效的方法治疗宫颈癌,她翻阅了大量文献,并深入一线进行宫颈癌筛查和临床实践,克服了各种困难,研发出了多种疫苗,给广大女性带来了福音,也拯救了一个个家庭。现如今,78岁的她仍然坚守在一线进行临床实践。可以说,她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宫颈癌医疗事业。我相信要是没有这样的专注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是很难取得今天这样伟大的成就的。
同样,张宝艳一心想着帮助被拐、被遗弃和走失的孩子以及流浪乞讨儿童回家,面对网站创建初期的资金周转困扰,她凭借自己的那份韧劲,不放弃不抛弃,硬是咬着牙挺了过去,把宝贝回家网做得有声有色,最重要的是现已帮助了数千个家庭重获团圆,建并立起了拐卖儿童DNA数据库,这有利于拐卖儿童者无处遁形,减少拐卖事件的发生。
伟大来自于平凡。我坚信只要我们以她们为学习榜样,努力学习她们身上的优良品质和精神,找到我们所热爱的东西,并坚持下去,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伟大起来,我们的人生必将更加精彩和辉煌。
作者简介:我是内圣。一个对外特立独行,对内坚持自我,专注于自我成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