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年纪更喜欢“输出”?大脑与五感的自医

内容摘要:上了年纪的人接收信息能力变差,只喜欢说,不喜欢听(喜欢输出自己的经验和观点,无法接收与理解年轻人的想法)。再加上各种感官灵敏度下降,常常和年轻人沟通说不到一个点上……这是因为大脑已经固化并开始衰老了。

要想自医大脑与五感,对于老年人是很难的。“自医”更适用于亚健康人群以及病的不重的人群。所以相对于年轻人则比较容易。所以要从年轻开始就有这样的觉悟和自医的概念。学会安静,学会聆听和体会他人的话和感觉。学会思索和问问题,学会善用自己的大脑。人所知的都是有限的,活到老学到老,到死都要保持谦虚的状态。时刻给头脑“降噪”。只有降噪,才能保持灵敏度。

某些上年纪人的缺点

上了年纪的人往往更喜欢“输出”,他们的“输入”能力已经变差了。这是生命的规律,也是因为人的坏习气(不良思维模式)造成的。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的情况,和老年人说话,他们往往听不进去你讲的话,而是更喜欢自言自语。即便是听了你的话,针对你说话进行回答或是评论。也都是只管说自己认为的观点。而很可能根本没有理解到你要表达的意思。有时候甚至是“所答非所问”。

上了年纪的人,输入能力、接收信息能力都变差了。就像一块手机电池,用得太久超过保持期了,充不进去电了。我说的上年纪不是专指七老八十,而是包括四、五十岁以及更大。人和人是不同的,懂得合理使用身心的人,虽然年纪到了七八十岁,可还是耳聪目明,思维活跃。接收能力很强。

关于"孝顺"

所以上了年纪的人更要懂得聆听,而不是表达。但在很多时候,年轻人为了尊敬上年纪的人,听不懂也在那假装听着,只管点头和说“是”就行了。其实换一个角度看,这其实是对老年人最大的不尊重。因为在某种角度来看,实际上你已经“礼貌的把他们当作了‘傻瓜’和‘废人’”。


散闲随拍

旧社会有句俗话说“人过了60就得活埋”。意思就是人上了年纪就没用了。由于生活条件差,人们吃不上饭,人老了不死就会浪费粮食。

记得我看过一篇古文的解析,讲的是孝顺的话题,其实顺从长辈,不管他是否是对的。这并不是究竟意义的孝顺。古人认为最不孝顺中的一条就是明知长辈的愚蠢与错误而不去提醒,让其一直愚蠢直到死的那一天。其实自古很多圣贤讲过的道理,流传至今都被篡改和扭曲了。比如“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

大脑自医方法论

要做到自医大脑与五感。提升大脑接收信息的能力,并使五感更灵敏。首先从年轻就要有这个认知和觉悟,有这个意识。然后再用一些方法。

静下心来学会聆听,不要着急表达自己。三人行必有我师,虚心的态度,向年轻人学习。不要觉得年纪大了就一定是对的。不要以为走过桥比年轻人走过的路还要多。每个人走的路其实都不同,每个人去过的地方也不同。总有你没去过的地方。就要听去过的人讲一讲。


散闲随拍

最后总结我的大脑自医方法论:合理善用大脑,不要想太多,也不要想太少。达到一个合理的度,每个人根据自己情况来定。并不是“脑袋越用越好用”,也不是“什么都不想脑袋就傻了”……这两个理论都是不究竟的。究竟的是一个中间值,是一个合理的“度”。想得多是在锻炼头脑的肌肉,什么都不想是在休息大脑,同时如果真的可以做到“什么都不想”,“清空大脑”这样的状态,潜意识就会被激活。人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更多的灵感和智慧。


作者:赵散闲——分享身心之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书名贪婪的大脑:为何人类会无止境地寻求意义作者(英)丹尼尔·博尔(Daniel Bor)译者林旭文豆瓣http:/...
    xuwensheng阅读 15,542评论 9 54
  • 每当夜临近,心思总会特别多,心里不想被别人发现的小秘密被自己抠出来,思索回味。有些想起会痛苦;有些会难受,心头抽搐...
    衡远阅读 1,677评论 0 0
  • 2018年 12月17日 刚刚下班的我坐在拥挤的公交车里 像往常一样在幻想着各种美好事物 就像角色扮演一样 把自己...
    一只短尾猫阅读 1,079评论 0 1
  • 有情不必终老,暗香浮动恰好,无情未必就是决绝,我只要你记着:初见时彼此的微笑…… 《人生若只如初见》...
    1703潘欣阅读 4,18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