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时间】6.6
【复盘内容】
01
今天算是比较高效的一天。早上,我写完了生财有术小航海的2000字周复盘,和做好了下午读书会的分享ppt。
参加完读书会后,自己去深圳图书馆看完了《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这本书。
很开心的是周复盘和下午的分享都得到了认可。我下午分享的主题是:《打造财富足球队,收获稳稳的幸福》,珅哥听完后说,在把内容讲得通俗易懂这方面,(在场的人)都不如我。另外,她还夸我每次的分享,都有比较多的金句。
在场的小伙伴,都是混沌大学的教练级别的人物,能得到珅哥这么高的评价,自己确实很开心。不过,珅哥也指出我在最后部分的升华还欠缺一点。
我自己也有同感,由于ppt是临时做出来的,在最后部分的升华确实做得不够,下次争取做得最好。
另外,今天的分享锦良也给了我1个很重要的反馈。
当时,我在分享中以他和天生为例子,说假设他们2个人都是年收入100万,按照普尔理财法,他们的资产配置比例应该是一致的。
但是,他们2个承受风险的能力是不一样的。像天生有2个娃,他大概率在投资理财时,不敢冒高风险,买股票基金的话,可能就只敢配置资产的5%—10%。锦良就不一样,他目前还是单身,如果在投资理财时能承担高风险,买股票基金的话,配置资产的哪怕是60%也是有可能的。
当时,自己是随口说的60%这个数字。没想到锦良比较在意这个数据,问我是否有相关的理论说可以配置这么高的比例。
一般而言,我们不建议客户配置这么高比例的股票基金,毕竟这种基金的风险仅次于股票。
但最终还得看客户,如果客户是能承担高风险的,他的主要目标就是要获取获取高收益,配置这么高比例也未尝不可。
我举的60%的比例,只是随便举的,没想到锦良会这么在意。
这刚好提醒了我,以后再举数据时还是要再严谨一点。
万一有人听了分享,不去做风险调查问卷,就直接用他自己60%的资产,随便买了一些股票基金,结果亏本就不好了。
所以,以后做分享时,我在语言和逻辑上还是要尽可能严谨。
虽然自己今天的分享略有瑕疵,但是能把学过的知识用起来,这种感觉就像吃了小龙虾一样爽。
02
晚上到了图书馆,我在朋友圈看到一个收入千万的朋友,在安利《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这本书。
之前自己也看过2遍这本书,不是很有感觉。
不过,我身边很多有钱人朋友,都在安利这本书。自己于是决定再看一遍。
我这次看的方式跟之前不一样,之前看的是从图书馆借的实体书,这次决定改变一下,用微信读书电脑版来看。
这次做的好处是,自己可以边看边在上面做记录,另外还可以把书里一些对我有启发的内容,复制到石墨文档里。
这样做了之后,我发现自己对这本书的框架理解得更深刻了,不像之前那样觉得太零散了。
下次的读书会,我就争取给大家分享这本书。希望通过输出倒逼输入,自己能把这本书的内容掌握得更好。
最重要还是:用起来,为新的认知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