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主义·被保留的一切》摘录

但安慰剂的效果也就到此为止了,欲望只会催生更多欲望。到头来,“美国梦”不过是个不恰当的称谓。“美国梦”不过意味着每个人都身材臃肿、深陷债务、心怀不满、空虚无比。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徒劳地用各种事物填补一片虚无。

拥有这件事本身才是压力之源,让人远离自由。

不烦恼穿什么的清晨,不觉得很诱人吗?

这里是一片消费主义的雷区,人人都拼了命想看起来与众不同,借此成为真正的与众不同的人

但正因如此,他们反而趋向同化,独一无二又毫无差别。

每个人都在避免眼神接触,注视着其他地方。任何地方,只要不是彼此。多么奇怪的社会交流方式,被巨大的混乱支配,旁观者们自愿搁浅在自己并不向往的孤岛上。在放射性的人流中,无数躯体穿过窄巷和大道,移动、分离,形成持续的循环,在这片大陆上最拥挤的地方各自孤独。

了解这些事实让人痛苦,但如果不去了解,会是情感上的缺失。

“以防万一”的东西没必要留下。

拒绝文明的基本假设,尤其是物质财富的重要性

为你所支配的物品终究会反过来支配你

通往简单人生的旅途从来都不在于剥夺,而是在短期内限制自己。

意识是一种最珍贵的自由。

从根本上来说,我们试图将我们住的地方建立成家,我们自己的延伸。逻辑是这样的:我买得越多,这个地方越像我的家。这种思考方式的问题在于它是循环往复、永无止境的。家之所以为家只有一个理由:我们称之为家。

东西不会让一个地方成为你的家,只有你可以。

而我的故事高潮,并不在这字里行间。我的人生高潮将在别处定格,在正确的地方,而不在这有限的书页和封面里。

这就是美国梦:购物吧,这样你就会幸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