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死神的镰刀”相比,到底谁更荒唐?

作者 | @爽临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官方微信公众号“科普中国”,近日推发了一篇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黄佳撰写的《拔罐刮痧是死神之镰?荒唐!必须辟谣》。文章中,黄佳声称要“揭开真相的面纱”,我们就看看黄博士是怎么“揭开”这个面纱的。

文章开篇交大医学院黄博士说:

事实上,虽然拔罐和刮痧的疗法作用具体科学机制仍不明确,仅停留在临床现象的观察研究之中,但是,经过时间的验证,刮痧拔罐在保健强生、治愈疾病等方面确有良好的功效。


显然,在开篇黄博士就已经预设了一个立场,那就是拔罐和刮痧的疗法是“有作用的”,只是这个作用“仍不明确”,还在“观察研究之中”

作为交大医学院博士,我想她对“随机双盲”不陌生吧?为什么采用双盲而不是单盲?双盲不仅仅可以让科学结论免受安慰剂效应的影响,也是要避免观察者偏向。当她预设立场后,观察者期望效应带来的认知偏差就不可避免地严重歪曲事实,从而得到错误的结论。

这位交大医学院的黄博士,她说拔罐和刮痧是“经过时间的验证”,但是时间并不是验证科学结论的方法,科学实验才是。要想观察有没有功效,起码她要有一个对照组来进行对照实验吧?不然怎么知道患者声称的“有效”,是不是受到“安慰剂效应”的影响?我不信她一个医学博士不知道安慰剂是什么。

这位交大医学院的黄博士,我们继续讨论一下拔罐和刮痧的这个她所谓的“临床现象”吧。《科普中国》既然号称科普,讨论问题就应该遵循科学的方法吧?科学的方法是一种有系统地寻求知识的程序,它涉及了以下三个步骤:问题的认知与表述、实验数据的收集、假说的构成与测试。简单说,就是“先观察,再提出假说,再验证假说”这么一个过程。作为一个所谓的“临床现象”,如果我没猜错,这个博士连这个现象都没有认真观察,就开始提出假说了,而且这个瞎说根本没有经过随机双盲大样本多点测试,就直接形成科学结论并且用来当作”辟谣“的依据,这样算是负责么?

这位交大医学院的黄博士,不知道她导师有没有告诉她,还在研究之中,疗效尚不明确的疗法和药品,是不可以用于医学治疗的。这个按说是应该作为常识存在于普通群众当中的,我搞不懂为什么一个医学博士能犯了这个常识性错误。

这位交大医学院的黄博士,在原文中所称的拔罐与刮痧“毫无作用”的说法并不需要科学依据,相反,“有作用”的说法才需要科学依据,而这个依据可不能用“时间证明”的,必须是经过随机双盲的科学实验证明的。

这位交大医学院的黄博士,原文中所称的拔罐与刮痧“会危害生命”的说法可是有科学依据的。原文说的很清楚:

刮痧不过是对背部和颈部的皮肤进行挤压,受到强烈挤压之后,皮下粘膜毛细血管破裂形成淤血。刮痧之后人有火辣辣的感觉,也不是所谓的排毒,而是局部组织损伤之后血管扩张,释放炎性介质,刺激神经末梢产生的痛觉。我知道有人会说:我背痛腰痛去刮了痧之后感觉很舒爽,不痛了!那只是因为皮肤受到损伤之后人体分泌内啡肽镇痛的作用,如果要以自残的方式刺激身体分泌内啡肽来镇痛,自己掐自己,扇自己耳光都行,需要花钱花时间,还冒着不可控的风险去刮痧/拔罐么?止痛药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对身体还没有伤害。人的皮肤主要功能是防御和调节体温,不管什么人种,排毒都是肝脏、肾脏等器官在起作用,呼吸、咳嗽、拉屎拉尿都能排毒,但从来没听说过皮肤可以排毒。至于刮痧治疗中暑的说法就更扯淡了,中暑最主要的治疗方式就是降温,不是刮痧治好了你中暑,而是刮痧的人把你拖进阴凉的室内治好了中暑,不信你让刮痧的就站太阳下给你刮,你看看自己能不能好。

人类受限于直觉的简单思维,在寻找因果关系上有着天然缺陷,所以很多经验主义的产物都是谬误。正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发展科学,发展现代医学,通过严格的实验设计控制变量来找到真正的因果关系。

这位交大医学院的黄博士要想指出该作者观点的错误,就应该针对这些文字进行讨论,拿出她的证据和数据,而不是顾左右而言他地扯什么“我们已见证千年之久,其对保健强生,治愈疾病的功效,也是有目共睹”这类的屁话。

这位交大医学院的黄博士开篇第一段话,就暴露出这么多缺陷,而且预设立场、用不科学的方法反对科学、为愚昧站台,虽然政治正确,但是学术水平堪忧,职业操守堪忧,这样的素质写出来的名为《拔罐刮痧是死神之镰?荒唐!必须辟谣》的文章,到底谁更荒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不知道该信谁,即使我们有知识也没有用,有健全的社会求助系统,仍然会把你搞得五迷三道,那怎么办呢,正好在那几天我接待...
    青阳的桌边谈资儿阅读 5,330评论 0 3
  • 今天我和杨,本来打算去逛街,却不料,杨的老舅说要一起吃个饭,我们以为吃个饭嘛,超不过俩小时,于是杨去吃饭,我先去摩...
    冰点晚安阅读 1,118评论 0 2
  • 看了一个故事。 名字叫做《世间少年万千,独你最默默》。讲的是高中和初中加在一起的一场遗憾。 开头便是林徽因的...
    大侠少一阅读 1,306评论 0 0
  • 拖延症(procrastination),75%以上现代社会人具有的症状,被认为是行动力、执行力的反义词,需要被严...
    半圆生活阅读 2,98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