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9 13.1求和函数SUM

【回顾目标】

学习SUM求和函数,复盘学习方法

今天要回城省亲,没有网,所以重要的事情要提前规划

【评估结果】

1、课程相对简单,应该是老师优化过的,可以让大家不被函数吓到,有些内容是前面学到的,这里进行归纳,8分

2、感谢番茄,耐心的指导软件安装升级,很暖心!10分(这可不是给我的)

3、完成打卡学习和石墨复盘,略简单,但是思路清晰。8.5分

【分析过程】

一、学习:

1.基本用法

(1)区域求和:Alt+=

(2)不连续的区域:最多支持255个区域求和

(3)利用名称框进行求和

(4)累计求和

(5)无法求和的SUM:

          文本转化成数字,两次符号(-)是文本转化成数值

2.快速行列汇总

选中区域,Alt+=;1秒求和视频

3.小计行快速求和

(1)小计行:Ctrl+G定位空值,Alt+=快速求和

(2)累计行:选中,Alt+=

(3)WPS没有此功能,整体求和/2

4.多表快速合并(相同区域):复习第一次看见这个操作,跟着做了好久才成功,现在在看到,已经在脑中有了操作的步骤,可见熟能生巧是没错的。

5.多表快速合并(不同区域):数据-合并计算,不能联动

这个操作不难,可是在重复操作的时候却几次都不成功

又看了一下课程

(1)选中汇总表的A1单元格(没选对)

(2)点击合并计算,依次选中需要计算的表格区域(全部)进行添加(没选表头)

(3)勾选“首行”、“最左列”,确定

如果没有勾选任何一项,都会报错提醒:没有数据被合并计算

6.累计求和: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的又一次体现

(1)=SUM($B$2:B2)

(2)=SUM($B$2:B2)-SUM($C$2:C2)

合并项显示的是合并前最上面一行的值

7.单元格合并求和:思维方式-逆推

D列公式输入方法:选取D2:D10,在编辑栏中输入公式=SUM(C2:C10)-SUM(D3:D10),按ctrl+enter完成输入。


二、归纳

1、感觉导图还是可以帮助理清思路,只做大纲,不做细化

2、简书输出对着大纲做,算是对课程的回顾

3、视频的制作要考虑观者感受,也可以熟练操作,重新制作了多表求和

【总结规律】

1、学习要张弛有度,找准关键点,多做练习

2、输出只是学习的形式,倒逼输入,而不是一种负担,不要为了输出而输出

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进入函数后才发现硬件仍有不足,万全的准备显得那么重要

4、因材施教:老师在根据大家学习的情况安排和调整课程,让大家不会那么疲于奔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SUM函数想必大家都常常使用,且是最基础的一个函数。但是你又会多少种用法,是否够速度准确呢。今天我们进入大道至朴的...
    笑笑_891e阅读 4,918评论 0 0
  • 求和:很多人能想到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001.每个单元格相加 002.工具栏上的求和符号 003.=SUM(数值区...
    红_b1d3阅读 4,741评论 0 0
  • 我是4队正八方队淡然,正气昂扬,威震八方! 感恩老师费尽心思为我们做课件,把精华浓缩在20分钟以内...
    淡然_3e57阅读 3,240评论 0 0
  • 越是碎片化时代,越是系统化学习!今日学习主题:求和函数(SUM函数) 每天都要汇总求和,你是怎么做的那?有没有捷径...
    陈_8346阅读 2,593评论 0 0
  • 你是我掌纹中的秘密 你的微笑 你的忧郁 你一切的一切 我把她常汇在这里 在时光中清晰 在记忆中累积 你是我掌纹中的...
    海鸟落落阅读 4,298评论 8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