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题有点标题党,实际上是想说说最近的股市。
街尾巷头应该都知道了,A股再次回到了2000多点的点位,这又是一个不尴不尬的位置,但是依然是大概率向下行,毕竟整体的环境已经目所能及的越来越差,只能用“内忧外患”来描述此情此景。
股民也再次进入了鄙视链,把世界杯赌球失败天台球迷的聚光灯给抢了。
从上一轮牛市到现在也就3年多,我刚好是从2013年之前开始进入股市,当时的情形和现在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不过一个是牛市初期,一个是熊市半程。
10年一个轮回,想到当年见到的那些各种底(建国底1949点),各种破新低,现在再次到了这个局面。5年前还一无所知,5年后倒是蛮有信心面对接下来的熊市,对于这次大跌早就已经有所预感,提前做了应对,所以并没有造成什么伤害。
先自夸一番:这波不亏,666。
提起A股估计多数都是对中国男足一样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似乎十几年都没有什么长足的进步,就是换了一波股民而已,90后已然跑步入场。
可惜“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来了就休想轻易走,不剐一层皮掉一块肉是无法善了的。此处应有BGM:你说你想要逃,偏偏注定要落脚。张宇的哭嗓恰好符合气氛。
这也是为什么每一届证监会主席都是被骂的命,因为熊市就必须背锅。
难道A股就没有进步吗?
这不可能,A股还是有一些进步,起码这次国家队还没出现,就像是最近的人名币汇率一样,并没有出现很明显的维稳迹象。难道是国家已经抛弃了股市吗?
这肯定是不可能的。之前2015年的第一次股灾,无数股民叫喊着救市,当时真的也就出手救市了,可是只是被救市的股票成了妖股而已,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拯救。即便是后来良苦用心的熔断机制也只剩下一地鸡毛。
A股或许就是一个叛逆的孩子,让所有希望下有保底上无封顶的股民们,都习惯自由放任的跌,用B神(Burning)的话来说就是:都给老子绿!
我一直认为A股很多怪象在于:管的太多。
A股的整体是向好的,只是进步的没那么快、那么明显。只要没有那么多的人治,给市场一个自由,或许会有更好结果。从最近的富士康IPO就可以看出来,A股对估值还是有一定的认知,新股IPO也没有过去那么妖股出现,开板也越来越早。17年的白马行情也逐渐教会了很多投资者什么叫业绩为王,估值为上。虽然大部分还是跟着炒作而已。
而这次真正的焦虑在于整体的经济环境的确不好,N年前的经济增速放缓就一直是个悬在头顶的问题,5年前后也没有什么改善。舆论导向甚至都变了,重新提出开放,怼上美国后再也不提倡自夸,之前的自信爆棚,现在似乎有种夹起尾巴做人的感觉。
所以这次的底部在哪谁也无法预料。
13年的时候也是这样,记得当时和同学还用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调侃股市:寻底,穿一条短裤(亏的只剩短裤),向青(此处应为绿)草更青(绿)处漫溯。
少年不识愁滋味,伪文青炒股就这德行!
其实也没有必要那么焦虑底部在哪。底部一直都难以预测,只能把某个区域当作底部,这样难度就小很多,我给做定投指数基金的朋友的意见都是2700-2000点也只有30%+的跌幅,按计划执行就好。
眼光放长远之后就没那么烦恼。
熊市最应该做的事情其实是学习,这时候想学投资是最佳时刻,没有之一。13年的时候也是我集中学投资的时候,得益于看书速度够快,理解能力也还行,又有朋友在旁指点,这么多年下来逐渐就适应了股市。这是个没门槛的事情,但要做好却绝非那么简单。
关键的问题是很多人对投资有很大的误解,在于想着捞一笔闪人,谁知往往容易捞到铁板。别问该买什么,问就是亏钱。
投资最应该具备的意识就是资产配置,简单点说,就是你怎么分配你的收入。见过无数100%甚至超过100%投入在股市里投资方式,这几乎是没办法抵挡任何风险,一旦到现在这样的时候就没有任何空间可以闪躲腾挪。
所以我所有的朋友都会告诫一定要先存钱,之后把短期不需要的资金投入股市,合理配置整个家庭的收支。这样就可以忍受波动。
因为股市原本就不是提款机,但是你把它当作赌博机就更加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