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年少,有白发老者说,他已年过半百。当时感觉这半百是很遥远的事情。除了白发比较直观,腿脚不灵便的概念模糊到没有,因为缺乏想象力,也不曾想到自己老了可能就是这样一副尊容。
人生有三晃,一晃就大了,一晃就老了,一晃就没了。第一晃比较快,茁壮成长加年轻气盛。第二晃比较慢,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负重前行。第三晃就有些参差不齐了。其实是相对论,与个体的境遇认知有关。
从永远做一个好学生,到永远做一个老实人,然后发誓永远相爱永远革命到底……总感觉这“永远”有些夸张得不切实际,人人都有吹牛皮的本事。后来,有人问,永远有多远,永恒是不是比永远还远。其实所谓永远并不远,也就是一辈子那么远。你不再感知客观世界了,这永远也就到头了。即便还有宇宙,还有永远,也是别人的事情,与你无关了。永别,不仅是人和人的永别,也是意识和物质的永别。
十岁之前是童话,之后开始有故事。二十岁是诗歌,即使悲伤也很唯美。三十岁是小说,亦真亦幻悲欢离合,最是丰富。四十岁是散文,千头万绪是形散,为生活奔波是神不散。五十岁是杂文,感慨良多愤世嫉俗。六十岁是随笔,看上去很美。七十岁是论语,再微言大义,别人也不用你说很多了。八十岁是一般论文,九十岁是杰出论文,一百岁是稀有体裁,也得开始准备西游记了。
忽然,我也年过半百了。身体该有的劳损都有了,就象是一台质量不好又用久用废了的拖拉机,沉重,笨重。但还得耕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对于一个并不富裕的农民来说,确乎是再自然不过的日常,没有一丁点的高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