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op 023 | 灾难带来的自我反思


无论是外部世界的灾难还是内部精神世界的崩坏,无疑都会使人反省,矫正眼下及未来的生活。昨日读坂本龙一的自传,其中提到在亲眼目睹了911事件之后的无力,面对灾难,无法也无心创作,举例说如果在所有人因灾难带来的低沉情绪下拿出吉他在路边弹奏,也许会遭到暴打,至少是冷眼。可最后还是有些人通过祈福失去亲人而歌唱,给予人力量。

如今正在经历的灾难,我似乎感受到这种无力,再也不能安心的写作,而写作的主题也慎之又慎,仿佛不去歌颂勇士,不去祈福伤者,不发布救援信息,就成了叛徒和冷血动物。即便无人对我嗤之以鼻,也过不了自己内心道德这关。

中原腹地本是少灾少难的区域,而我的成长经历也很少经历大型的灾难,即便是有,也都处于边外。可如今这次就在身边,就在眼前,作为一个普通人或是作为我个人,该如何去做?不禁让我陷入思考。看到朋友圈所有人的都在转发救援以及求助信息,我不仅没有去跟着做,反而发现这存在着信息的滞后性,是否会误导事件以及增加成本,在网络信号极不稳定的情况下可能更会产生误差。可是不做的话,又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看到视频中受难以及不顾及自己去营救的人,除了心痛之余,还会反问,如果是自己的话,会去这样做吗?由于曾做过与水打交道的工作,对于水性和营救有着一定的把握,心里的回答当然是会,我相信大部分人在这样的危机下都会爆发善良的光辉。可自身处于城市中地势较高的区域,可以说是侥幸的避开了灾难的漩涡。心里竟有种“如果自己在灾难现场,也能去救人就好了“的心态。而在边缘的我,也并没有做出冲进灾难漩涡去营救的大义。贸然前往,除了给社会增加负担,不会有更好的效果。

在灾难中后期,有看网友制作了“待救援人员文档”解决的信息的滞后性,有自发组织越野车队前往营救,有捐款援助,有提供住所和饮食资源的场地,有志愿者搬运物资。而毫无社会资源的自己又一次陷入了自责。除了默默祈福,以不给社会添乱的理由呆在家里真的心安理得吗?一日雨似乎停下,我决定带着相机以具备的工作能力,前往灾地进行纪实性的拍摄。可不时的路面塌陷信息以及稀稀落落随时可以在再次下大的雨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我不断的去寻找,这次灾难的原因,找到的无非是台风“烟花”带来的暴雨,可是内心觉得这不是想要的答案,于是再次搜索“台风的形成和人类破坏环境的关系”看到的一则信息是台风属于自然灾害,和人没有多大的关系,台风的形成的其中一个原因是海水温度升高,海洋需要释放能量,形成了洋面上的强力风暴。而人们造成的温室效应可能会使台风更频繁更强力。我意识到在寻找的过程格外注意与人的关系,好像更希望也更愿意相信这些灾难和人破坏环境有关系,进而可以将保护环境当作以后的生活指导方针。这好像是某种人的心里机制,总想找到一个把手来抚平内心的无助,就如古人面对灾难和当时无法解释的事情,更愿意相信神佛教义。

随着寻找的深入,大致看到自己更愿意看到的答案,“人类活动对全球变暖的影响很大,只有减少排放,减缓全球变暖的趋势,才能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威胁”(出自中国气象科普网)可是貌似人们对于全球变暖的问题存在着巨大的争议,他不止来自科学问题,还是政治和经济问题(出自精英日课问答:全球变暖到底是怎么回事儿?)。由这次灾难给我撕开了对环境问题关注的窗口,但以目前的认知根本无法识别和消化这背后的意义。

再次回到个人的视角和结论,人类的行为一定是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至于利弊因果这些只能交给科学家来探索和解决。而作为自己,在日常的生活,尽可能的为保护环境献出一份力,例如尽可能的减少电,水,纸的使用,减少废气的排放,做好垃圾分类,关注以及保护环境的问题。也要尽可能的提高自身的能力,拥有一些社会资源为以后的社会作出一份贡献。

再次祈福所有人平安,感谢所有抗灾前线的军人和默默提供援助的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