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定语言模式的课,听了好几遍,虽然很多概念尚未理清晰,但个人非常喜欢,通过一个人说出来的话,去探索他的内心、读心、发掘他内心深处的深层价值观,然后修炼自己见招拆招,真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检定语言模式分为三类,扭曲类、归纳类和删减类,见图

【猜臆式】:
猜臆,总爱从自己的角度,或是按照司空见惯的行为习惯去臆想别人,妄下定论。
和老公从谈恋爱、结婚直至现在,我上下班、医院看病,从未让老公接过我陪过我,因为老公的大男子主义(我以为),我一直坚定的认为不可能。
听了课,我很认真的问老公,“如果谈恋爱时我下班让你来接我,你会来吗?”
老公很奇怪的看着我,认真不假思索的说,“当然会。”
“真的吗?”
“肯定会接的,毋庸置疑!”老公再次坚定的回答。
“我一直觉得你很大男子主义,所以我从来不敢提,其实看到别人有人接,一起亲亲热热,我心里很渴望的。”顿了顿,又问老公,“你觉得你是柔情蜜意体贴的人吗?”(其实我一直觉得这些品质与我家先生不沾边)
老公用奇怪的眼神打量我,“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我这人有两面性,我只是不爱表现出来,其实心里是很柔软的,你看看我对爸妈就知道了。”
想想老公对父母,很多小事的确都比我想的多,做的到位,就连吃个大螃蟹也一定会想着他老丈人,结婚21年,很惭愧没有认知自己的老公,臆想会让人错失很多…
【因果式】:
前两天有件事,不知道算不算因果式
店里报考勤打卡,有个店每天下班,总是有好几个员工缺卡,店长解释说,“大家经常下班打不上卡,都反应这个考勤机有问题”,感觉有些道理,可转念一想,不对呀,然后问了店长一句话,那店长竟无言以对了。“考勤机不好的话,为什么每天早晨从来没有一个人缺卡?”
【相等式】
给某个行为赋予意义,说这种话,用在好的方面可以鼓励人,但很多时候是为了达到自己目的所用。
我们跑步的人常说“能够控制早晨的人,就一定能控制人生”
教育孩子,象老师例句说的,“听话就是好孩子”,好像为人父母都说过这样的话,只是孩子们小时多没有反驳的勇气,
【假设式】
感觉还是在商业广告上比较多,前两天刚过完的双十一,还有即将到来的双十二,很多商家都会打出“价保双十一”,商家假设的你是担心贵了。除了老师说的案例,目前没想到更多的语言,后面陆续补充。
【虚犯词式】
虚犯词式在目前的工作中经常有遇到,这两天新开店的不少员工情绪有波动,要和每个人沟通工资待遇和工作重心的事,通知大家时,不想说的太具体,就都说了这句话“来公司一起聊聊”,估计员工心中都会打个疑问“聊什么”,又不便问。

【以偏概全式】
发现以偏概全经常被用在指责别人时,这种说话会让人很心塞。
孩子在家时,如果忘拿东西,就会说他“你整天丢三落四”,回想当时的情景。我家孩子已经懒得辩驳,心里肯定在说“整天就知道唠叨”。
【能力限制式】
老师举了个“放弃”的例子,我很感同身受。我的侄子喜爱画画,但他妈妈也就是我弟妹,非让他学习乐器,其实孩子在乐器上没有太多天赋,因精力有限学习成绩也不太好,暑假时我和弟妹建议,要不要让孩子停止学管,专心学习,孩子妈妈非常激动,说,“我不想让孩子从小养成习惯,做什么事都坚持不下来,必须坚持!”说的斩钉截铁。
就像老师说,放弃也是一种智慧,坚持是有条件的,只有在对的事上才有必要坚持。和弟妹谈话过了三个月,有一天弟妹告诉我,给孩子把乐器课停了,错误的坚持总有走到头的那天,原来孩子不胜其累,学习时不安心,惦记还要吹乐器,吹乐器又没时间,因为总是学习不完,上乐器课时总被老师批不练习,把孩子推入了恶性循环,还好及时止步。
【价值判断式】
价值判断式很多来自古人的俗语,其实有时候抛出这样的话,别人往往无力辩驳。比如我们常说某人:姜还是老的辣!犯了错误,往往会说“常在河边走,焉能不湿鞋”。


【名词不确定式】
名词不确定的情况,生活中也很多,“我多么想拥有自由的生活”,刨根问底那什么是自由的生活?是不用上班?还是金钱自由?还只是能到处旅游走走看看,都不确定。
工作中,经常要求自己,“好好努力,做最好的自己”,什么是最好的自己?是学识渊博?是受人尊重?是高职高薪?每个人都不一样,同样一个人,也可能有很多不同的价值体现。
【动词不确定】
目前没有太多案例,以老师为准。
【简单删减式】
最近晚上回家,每当我在看手机时(公司晚上9点左右很多店铺报销售),或者老公说话我没有认真对待时,感觉老公经常莫名发脾气,然后恨恨扔句话“整天就看你手机吧!”,再不理我。看他脾气不好,到了嘴边的几句“我看手机又怎么了?我不就晚上看了会?看手机你就发这么大脾气?”被咽了回去。
最近这些天我俩反反复复为这事闹别扭,谁晚上不看会手机。昨晚突然有些明白,探寻到老公发脾气真正的动机,虽然他从不明说(是不是又以偏概全了,可还是想这样表达)。
原来老公一天在画室画画,无人说话交流,回家只有我一个人可以说话,憋了一天的想法,想和我说说,被我忙这忙那看看手机敷衍以待了,所以把脾气发在一句看似简单的看手机上,晚上两人在一起的时间,可能他心里最想说的是“好好陪陪我!”可人呐,为什么不直接说出来,这样大费周章,读心懂心真是不容易。
【比较删减式】
小时候,孩子有阵子经常被他爸打压(做为父母教育孩子也都是在摸索前进中),自信心极差,做什么事都说“我不行”。当时和孩子说,你哪里不行?和谁比你不行?是因为不敢尝试就说不行?还是因为害怕失败?
那段时间孩子做什么都怯怯的,还好,及时给孩子找到新的方向,老师的表扬和他自己不断优于其他小朋友的成就感,让孩子的眼睛终于开始放光。
最后,放几张正在看的连续剧《大秦帝国》的片段,恰巧有几句猜臆式的对话。《大秦帝国》真是部好片子,处处充满智慧,从秦国变法治国,都可以看到国家治理、公司治理、与朋友与对手与敌人相处之道,句句话巧妙的应辩,太值得琢磨学习,就像我们这次课一样,建议大家有时间看看。
(变法的敌对势力,太庙令向老太师私下汇报小道消息)



老太师对于猜臆的质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