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应该多和亲戚交谈,在我们那时候这些亲戚可是帮了我们不少忙,你应该好好维持这些关系……”我相信这是不少年轻人会听到的话,我也不例外,我妈就常和我说类似的话。记得我小时候,我和亲戚就像被泡泡糖黏住了似的,家里许多事都要经过亲戚的手,现在倒好来了一个叫新时代的家伙,伸出两只手,一只抓住我、一只抓住我的亲戚,将我们向对方的相反方向扯开。所以啊,年轻人跟亲戚的关系越来越淡、也不喜欢走亲戚,我认为究其根本就是时代在作怪。
新时代的这一扯,将原先的社会结构整坏了,不就只好换一个新的叫城镇化结构,蝴蝶效应即刻生效,熟人社会体系被“陌生人社会体系”替代了,谁叫城镇化是陌生人的老大呢,没人罩了自然轰然倒台。
举例子来说,以前乡里人都是知根知底的,去小卖部还可以赊账,我去买东西、却记我父母账上,在现代看来这种事情蒸发了,或者说发生的概率很小。因为现代人,谁都互相不认识,所以也不可能给你赊账。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人员的流动性大了,以前的人员流动就像口水、一些相应的政策加上改革开放导致现在的流动性就下雨了,人员流动性还背着他的好朋友经济一起吃香喝辣的,就这样亲戚与我们的距离被时代隔开了,大家居住的地方也似满天星一样,东西南北各一户。
所以总的来说,年轻人与亲戚的淡化,是社会转型的必然产物,这事赖不上年轻人,对于一年可能也就见面一次的人,要说感情谈何容易,如果真要怪,就去怪新时代这个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