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ITIVE
DISCIPLINE F
正面管教
如何不惩罚
不娇纵地
有效管教孩子
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
自191年本书第一版出版以来,《正面管教》已经成为了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
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
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如何运
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美]简・・尼尔森( Jane Nelsen)著玉冰译
京华出版社
我们言行背后的感觉
我们言行背后的感觉比我们做了什么或说了什么更重要。我们做了什么永远不如我们怎么做的更重要。我们的行为背后的感觉和态度,决定了我们会怎么做。当一个人问问“你从这件事中学到了什么?”时,既可以用一种责备和羞辱的腔调,也可以用一种表达同情和兴趣的语气。他既可以营造出一种让人感到亲近和信任的气氛,也可以造成一种疏远和敌意的氛围。令人奇怪的是,居然有那么多大人相信,在他们制造出距离和敌意而非亲密和信任之后,他们能够对孩子造成积极的影响。(他们真的相信吗?还是他们想都没想就那么做了?)我们说话的语气往往能最准确地表达出我们言语背后的感觉羞辱的语气违背了相互尊重的基本原则,还会把本来的“逻辑后果”变成无法达到长期积极效果的惩罚。如果一个孩子把牛奶酒到了地板上,其逻辑后果(或解决办法)应该是让她清理干净。只要大人以和善而坚定的话语一一比如,“哎哟哟。你该怎么办?”一一来引起孩子的注意,就是一个逻辑后果(或解决方法)。注意,问孩子该怎几个基本概念么做要比告诉孩子怎么做,更能引起孩子的注意。问孩子而不是告诉孩子是最有效的正面管教方法之这在第6章里将会详细介绍。告诉孩子怎么做会引起孩子的抗拒和反叛。以尊重的态度让孩子参与,则能使孩子感受到自自己有能力以一种有益的方式运用自己的力量。当大人不用和善而坚定的语气说话或夹带着羞辱时,请求就变成了惩罚,比如,“你怎么这么笨呢?马上清理干净。从现在开始让我倒牛奶,因为看来你倒不好。”阿德勒的心理学给我们提供了一套基本概念,为我们增进对孩子和我们自己的了解提供了宝贵的知识财富,其价值远非仅是一套理论而已。没有鼓励、理理解和尊重的态度,就会丧失基本观念。如果我们不理解这些态度,则学到的方法就会沦为对孩子的不尊重的操纵。如果我们能时刻问自己,“我这样做是在给予孩子力量,还是在挫伤他们?”我们在对待孩子时就会更有效。
反思,我们的行为和我们的表情永远不会出卖我们,孩子特别会观察这一点,如果我们言行不一,他们是不会相信我们的。他只会体会到负面情绪的情绪,所以,当我们我任何情绪语言表达时,可以坦然的告诉他,不需要去隐藏。我们可以试着让自己练习启发式提问,让他自己来解决问题。注意️,我们要学的是我们自己需要学的那部分,孩子学的是他需要学的那部分,谁也代替不了谁,你代替不了他的人生,所以,不要对他发号施令。要对他引导,教授,启发。他会做错很多事情,那是他的一个历练。只有经过失败,才能得到成功。你怎么不允许他失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