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朋友们,你们好!
首先非常感谢家长朋友们的认可和信任,将自己的宝贝们送来泽宇国学馆接受圣贤教育的传承、接受中华经典文化的传承,非常感谢!过去一年里,小学童们的进步都非常大,无论是从经典的学习数量上还是个人学习和生活习惯都有明显的进步,这离不开家长朋友们的配合和支持。同时,我们国学馆的自编教材也陆续发放到了学童们的手里,这份教材,是我们国学馆的老师们集体努力,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加班加点,精心制作而成的,希望孩子们好好保管好教材,努力认真学习经典。
新学期,很多家长朋友们面对孩子们应该学习哪些兴趣班头疼不已,也有一些家长朋友来和我咨询。同为做兴趣教学的一份子,我不会说其他类的兴趣班不好,那样是不负责任的“胡言乱语”,因为我自己的孩子也有去上她自己喜欢的兴趣班。单单就学习国学经典这一方面,我和大家分享一下学习经典的好处和方法:
第一,学习经典,可以帮助孩子提升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三观”,提升思维能力。经典说的都是人生大道,诵读经典等于“把圣贤请到家里当老师”。民间有这样的说法:读《大学》善做事,读《论语》善经商,读《中庸》会做官,读《老子》有智谋。《大学》可以培养孩子敦厚中正之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建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人生格局。《论语》,自古以来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赞誉,它教会一个人“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中庸》的“中”是指内修不偏不倚、中正平和;“庸”就是外用恰到好处、周全到位,所以,《中庸》说的就是内圣外王的和谐之道。
第二,学习经典,可以提高记忆能力。从3岁到12岁是孩子记忆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记忆力的关键期通过背诵经典,能开发出强大的记忆能力。经常背诵经典,孩子的记忆力将获得明显提高,很多孩子都可以达到过目不忘,过耳不忘,一生学习轻松。
第三,学习经典,可以增进理解能力。理解是从正确、及时的记忆吸收中自然产生的。记忆力强大的人,其理解力一定强大,也一定聪明。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经的孩子由于很深的理解力,对语文,数学,各科的理解力更强,在学校的学习会变得更加轻松。
第四,学习经典,不仅能够拓展阅读量,提高识字能力,还能为以后的高考早做准备。我们国学馆自编的教材,从小班到大班,一共有将近十万字,孩子们通过反复诵读、记忆,把所有的教材学完了,不说一定能认识十万字(因为会有重复出现的字),但是认识几万汉字是不成问题的。我们国家九年制义务教育大纲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小学毕业是累计认识3000字,家长朋友们可以自己比对一下这个差距。去年的最新高考改革方案大家也都看到了,语文的分数占比越来越多,语文里面,文言文的考试内容越来越多。2017年底的时候,已经有地方公布了将整部《论语》作为高考的内容,同时还要考儒家、道家及诸子百家等代表人物的代表著作。这个量,不是靠孩子们高中三年突击一下就能顺利过关的,这是需要从小积累的。况且,孩子到高中,还哪里有大把的时间去学习文言文,去把整部《大学》、整部《论语》、整部《道德经》都背诵出来?孩子从小学习背诵过经典,就不一样了,到时候稍加复习,只需在文言文语法上稍加努力即可。
第五,学习经典,能够促进好的行为习惯和自信心的形成。很多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浮躁,读经的过程就是修定力的过程,反复念诵经典,可以使身心深层次入静。内向、胆小的孩子,当他能够铿锵有力、抑扬顿挫、情感饱满地诵读时,也就是把自己的勇气、力量、感情、信心展现出来,慢慢的他就变得自信胆大了。
第六,学习经典,可以“腹有诗书气自华”。很多家长,多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站在人群中气宇不凡。经典教给孩子们的都是圣贤总结的大道,“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无一不涉及,一个饱读圣贤书的人,自然会有与众不同的气质。而且这种气质是由内而外散发魅力的,不是其他昂贵的衣服和首饰能够补充和替代的。
当然,学习国学经典,在我看来,最重要的就是能够让孩子形成正确的“三观”,拥有“静、定、慧”,这是受益一生的宝藏,至于其他几点,不过是学习国学经典“有买有送”的附带“福利”而已!
最后,要和大家说的是,孩子越小学习越好,因为年纪小的时候,可以自主支配的时间很多,同时3岁至12岁又是记忆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无论学习什么,都要持之以恒才能有成效,学习国学经典也是一样的,最忌讳“一暴十寒”。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其实我们的孩子们也是“小鲜”,同样经不起折腾,所以家长在孩子学习这件事情上要引导孩子选择一两种自己喜欢的兴趣班,坚持学习就好,毕竟孩子们长大后是靠一技之长去生活和发展的,所以学艺也是在精而不在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