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迷信

科学与迷信

 对于同一种的神秘现象,其神秘之处,即在于当今人类尚未理解,而现有所谓的科学知识又不足以解释和范围,更超出人们生活中的常识(包括日常之见识、思想、感情,以及思维定势,均与之格格不入);然而,它又是客观的存在,是雄辩不争的事实,而且中外古人早就对它进行了精心英勇的不懈探索,提出了完善的高超的理论。

但世人囿于自身之知见,或予鄙弃,或予批判,或予否定,或视为“潜科学”,或误为“迷信”,……而少有能够正确地对待的。

科学与迷信,原是双胞胎。古人对不理解的神秘现象进行探索,客观地观察,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知识和统计资料,从而上升为理论;尤有于高度的功能态中,运用“特异思维”,感而遂通,从而窥视了宇宙与人生之奥秘,此即老子总结的:“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徼。”(一章)

当然,在此漫长的探索过程中,提出了种种理论或假说,其中有的是拟人化,有的是神化等等,后人遂视之为迷信,岂知迷信中有科学,或者本是科学而被误认为是迷信。

其实,即是现代科学,其中何尝没有迷信?它表现在:将相对真理扩大为绝对真理,而拒绝接受新事物、探索未知之规律、发现新真理,如×××之拒绝观察耳朵认字之类。

概括地说:两种迷信,无论是古代迷信,或是现代迷信,都是错误的、非科学的。我们在对待迷信时,却不可一味抹杀,将它一棒子打死,要客观地历史地虚心地发掘与吸收其中科学的成分,即来一个高度的哲学审视与判断,不应有错案、冤案。同时,应当承认有两种科学,无论是东方科学,或是西方科学(仅称它为“现代科学”是不确切的,是“欧洲中心论”的反映),都是科学,都是探索真理的成果,各有其超越之处。

 古代东方对于天人合一的理论,对于特异功能的探索,对于中医科学,这些实质都应当包涵于大道科学,从总体上来说,却乃大大殊胜于现代之所谓科学此点已为现代西方有识之士如英国李约瑟、美国F·卡普拉、日本汤川秀树等所深刻认识的,可惜我国不少的科学家,尤其是从事人体科学研究者,其认识乃大大落后于他们,而在研究的方法论方面,思维逻辑方面囿于西化,遂视中国哲学之精华、对人类思维科学之卓越贡献——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为迷信、为局限性、为幼稚之假说,岂非是一种“现代迷信”,而有“数典忘祖”之嫌?

  大道无所不在,无论中外古今,宇宙之间,唯此一道,东方科学,西方科学,均是对于宇宙客观自在永恒的大道的规律性认识,不过其表现形态、其认识层次大相迳庭而已。是以老子说:“道可道,非恒道也;名可名,非恒名也。”(一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nwt176 经常看到有人各种关于科学与迷信的争论。其实,如果他们了解了我称之为【混沌科学观】的认知层次,争论可休...
    船长戚戈XGeek001阅读 687评论 0 0
  • 问:何谓科学? 木夫答:科学乃迷信也。它是建立在一些不能证明而众人迷信的公理之上而推导出来的一些学问。 问:何谓迷...
    木夫009阅读 312评论 3 4
  • 记得接触思想政治课不久,当遇到"信仰是什么"的问题时,自己就坚定不移的告诉自己,自己的信仰是科学,而不是各种迷信。...
    大碗加帽阅读 148评论 0 1
  • 一直喜欢周末的夜晚,不用早早的睡觉。万籁俱寂的时候,我可以站在阳台上听瓢虫爬过叶子沙沙的声音,有时星星会轻声低...
    萤火果阅读 366评论 4 1
  • 慢跑,游泳。 看书。看电影。 练字。 准备英语辩论和模联。 码字,交换想法,分享生活。 找到自己的节奏,找到愉悦自...
    肆掴阅读 289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