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心情依然是怒不可遏。其实,真的是很小很小的事情,但总能使我暴跳如雷。
同事喜欢跟我借书,而我又是一个非常小气的人(至少在借书这方面,我承认我是小气的)。我不喜欢将自己的东西借给别人,尤其是自己喜欢的书。我没有那种分享的美德,一点儿也没有。
也许你会骂我:小气、自私、占有欲强。我理所当然的接受着,我确实是这个样子的。我买的书,还没有占有的权利了?我从来都不是一个热心的人,我没有义务帮助别人提升自己的才华,我没有大无畏的精神。
我又是一个不懂如何拒绝的人,我一直是很委婉的表达着自己的真实想法,但是,无济于事。书,依旧是一本本的外借着,尽管每次我都情非得已。
我对书的爱护,超过任何东西。我看过的书,几乎还保持着全新的样子,但是,借出去又还回来的书,总是有些我忽略不去的残缺。我这并不是洁癖,因为我的床铺总是乱糟糟的,衣服也乱扔一通,但是,唯独每本书,整齐的排列着。
当我看到被还回的书上被茶渍沾染的时候,我有那么一瞬间想去质问借书人,但是我忍住了。在外人看来,这是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显得我在小题大作、无理取闹,但是,我心里萦绕着满满的心疼。
老家里的书,我都用大的箱子收着,放在桌子底下,我怕被外人拿走。每次打电话的时候,总会跟弟弟说:不要老打游戏,也多看看书。末了,总会再加上一句,看我的书可以,不准弄脏,不准外借。
当然,指望他爱护,那简直是天方夜谭。索性,他也污染不了两本书,我也是成年不在家,所以眼不见为净。但是,如若被我逮着机会,一通劈头盖脸的教训也是在所难免的。
我不愿借书给别人,并不是根据亲疏远近的关系决定的,而是,我谁也不借。其实,激怒一个人的方法有成千上万种,而激怒我,很简单,把我的书撕掉即可。
朋友说,我这种偏执的爱书心理是一种病,得治。治疗的方法很简单:把所有的书无私的、主动的借给别人看,久而久之,就有了免疫。听着朋友的建议,我觉得此法可行,但是,我情愿就这么一直病着……
人就是这样的纠结体,明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不如人意,依然倔强的不知悔改。有些事情,是需要坚持的,这样不完美的,我自己很喜欢。
想到几十年后,自己满头白发,带着老花镜,坐着摇椅,沐浴着冬日午后暖暖的阳光,依然对前来借书的小孙子说着“不”,就情不自禁的笑出声来。
愿你永远做一个爱书人,不论时间如何更迭,不论容颜如何变换,不论琐事如何纠缠,依然情怀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