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在于关爱人民,在于达到最高境界的善。知道要达到“至善”的境界方能确定目标,确定目标后方能心地宁静,心地宁静方能安稳不乱,安稳不乱方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方能达到“至善”。凡物都有根本有未节,凡事都有终端有始端,知道了它们的先后次序,就与《大学》的宗旨相差不远了。
纵观整本《大学》,作者主要阐述了人应达到至善的修身境界与“安百姓、平天下”之间的重要关系。明确了“格物而后致知、致知而后诚意、诚意而后正心、正心而后修身,修身而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先后次序,并以此为全文主题,进一步延伸了儒家人生观和价值观。
可以说,全文旨在宣扬儒家的君子修德之学以及君臣治政之道,这是非常契合“内圣外王”的传统核心价值观的。而且吻合当时封建社会对于“忠义”、“仁德”的追求。用一句现代的话来说就是:特别正能量。事实上,不少名垂千古的明君也正是通过这样的指导思想以及不懈努力励精图治,最后取得了流芳百世的成绩与美名。例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等等。从中也不难看出,儒家思想影响了封建社会千年,对封建社会的繁荣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可就像一个硬币会有正反面一样,辩证地看待儒家思想以及其作品也是十分必要的。
在《大学》中,作者将“君”喻为“民之父母”,并强调“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其实还是以统治者(利益剥削者)的角度在看待问题。而所谓的“爱民”、“亲民”也只是为了维护其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换句话说,只有对民好了,才能有资本剥削,才能继续享受统治阶级的优越性。那么这是不是我们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呢”?答案我认为是否定的。因为儒家建立的这套三纲五常的根本在于人性本善。可在我看来,人性还是本恶的,人的自私自利导致了在一定体制下剥削与被剥削的必然发生。而且儒家在建立封建制度的时代、在封建制度上提出“仁、礼、德”的核心价值观,本身就是值得商榷的。如果依照道家的顺其自然思想来建立社会核心价值观,即无为便是有为,只有民而无国,是不是更好呢?没有纷繁复杂的阶级制度,也没有相互之间的利益冲突。人人回到最原始自然的状态,耕作于地,互不干扰,鸡犬相闻,是不是也更好呢?或许谁都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们的先人本身就没有选择这条道路。如果真的那样选择了,国不一定富,但我相信,民一定幸福。
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思维结构被僵化,人们产生了一种“圣人必遵《大学》之术”的错误概念,即不按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条路走过来的人,就一定是个不成才的人。这是非常可怕的。试想一下,如果按照电视剧里演的唐伯虎之类,整天寻花问柳,虽有真才实学,但放到那个年代,一定会被人群起而攻之。这也就导致了按照这种思维模式教育出来的孩子,都像是从一个模具里刻出来的,最后为统治者们利用。而用教育禁锢思想,这本身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统治手段。都说中国人有些奴性,那么,奴在何处?是骨子里本身就有,还是后天被儒学灌输?这答案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是希望每个人都能带着思考去读书,而不是一味觉得“只要是圣贤之书上说的”就都是对的。一个敢于质疑过去、反思现在的人才能更好地谋划自己的未来。四书五经并不万能,时代在进步,我们这些读书人也应该更进一步。
——葉偉強 写于戊戌年十月初一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