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概是从四月底五月初才开始正式每天认真读书的。
截止到今天,无论书的薄厚,也读完了11本。
近期读完的书目如下:
1.《刀锋》毛姆 5月4日读完
2.《没有色彩的多崎作》村上春树 5月5日读完
3.《霍乱时期的爱情》加西亚·马尔克斯 5月12日读完
4.《三十岁,一切刚刚开始》李尚龙 5月12日读完
5.《Who was Mozart?》5月12日读完
6.《当我谈跑步时,我在谈什么?》村上春树 5月22日读完
7.《Who was Walt Diseny?》5月26日读完
8.《旅途的脚印:放下就是幸福》索达吉堪布 6月4日读完
9.《你要么出众,要么出局》李尚龙 6月6日读完
10.《月亮与六便士》毛姆 6月7日第二遍读完(第一遍大概在六年前)
11.《Who was Steve Jobs?》6月8日读完
我是一个比较耐不住性子的人,所以以上的所有书我都不是一口气读完的,也不是在读完之前只读这一本,我是每天会同时读好几本书,且每本都读一点。
我目前的读书习惯是,
第一, 每天坚持读一点英文原版书,像上面写的《Who was》系列就是比较基础简单的英文书,我读的是kindle版。这个系列的书基本都是写的人物传记。它的用词简单,还有图画,很适合小孩子看,读起来不是非常费劲,也不长。我觉得可以一边保持阅读英语的兴趣,一边还可以多了解一些有兴趣的名人事迹,也蛮好的。
第二, 中文书我喜欢人生哲理类、散文类和小说类混着读。
比如最近同时读的几本书,我每天基本上都会每本阅读5%(Kindle上会显示已读百分比)左右。
遇到章节较长的,且一口气读完本章节较为帮助理解的,我会读完这一章节,就不管百分比了。
由于每本书每次阅读时间和篇幅都不是很长,所以反而较容易完成,也能帮助我继续维持阅读兴趣。
第三, 读到有启发的句子/段落或摘抄到本子上。
我在办公室和家里都准备了一个厚本子,不管坐在哪里读书,也不管本子写到了哪里,只要读到了对我比较有启发的段落,我就会摘抄下来。
摘抄的时候虽然会浪费时间,但是可以帮助我进一步理解这一段,乃至这一篇章的主要内涵。一边摘抄的时候,一边还可以再思考几遍,以便更好地学习和理解重点内容和作者的思想,这真的很有帮助。
因为有时候一些书,即便一字一句的细细读下来,读完了以后可能还是大脑一片空白,或者因为是瞬时记忆,读完就忘了。
但又觉得好像里面有些什么需要我去好好了解。
不管是一些理论性的东西和方法,还是一些深入灵魂的内涵,仅仅靠阅读几遍还是无法很好的印入脑海。这时候,就可以通过摘抄,把文字落到笔下,落到纸上,进而就能更好的帮助理解。
因为每写一个字都要注意不能写错,所以写一个字会比读一个字更花费时间,由此,一边写就会一边增加理解的时间。
不仅可以练字,而且的的确确可以更好的理解作者的一些想法。
至少是对于我能理解的角度来说。
摘抄还有一些小的“副作用”好处就是,通过一小段时间的摘抄,就可以大幅度减少提笔忘字的现象,而且还可以保持耐心,让我越来越享受独自阅读的乐趣。
我从小到大,都很喜欢买书,也非常喜欢书,可是真正好好看完的书不是很多。
我一直不是特别能体会到以前很多人说,仅是读书他们就可以一天不吃饭,不睡觉,甚至还有蘸了墨水吃馒头都不知道的名人故事。
而对我来说,这样的事怎么可能会发生呢?
但是近期的确我有了一些改变,一部分是来自于内心的变化,有了更多的来自心底的驱动力,所以的确能懂得一些,为什么喜欢读书的人,会喜欢一个人静静的读一个下午的书的感觉。
因为耳边清净,一个人在房间里,除了翻页和风扇转动的声音,眼睛专注于书本中的文字,大脑随着文字在不断运转,幻想着书中描写的画面……
就这样度过周末的下午,的确很美好。
虽然我还做不到整一天都花在读书上,不像对待手机,玩一天都不嫌累,但是,我想这已经算是一个进步,因为我已经逐渐寻找到了阅读的乐趣,我想这就是我今后读书的最大动力。
因此,今天这么一看,差不多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自己也读完了11本书呢!
有英文,有中文,有小说名著,也有散文社科。
真的是非常大的进步!
刚刚看《拖延心理学》中又提到,可以做一个周计划表,把自己计划本周需要做的事情写下来,是在哪一天的几点钟,细化到时间。
若是这个任务需要花费1个小时,那完成一半的时候就可以涂一半的颜色,以此类推。
等本周过去以后,回顾一下自己有哪些进步和需要调整的方面。
但是不要纠结于自己的问题上,而要专注于自己的成就上。
这个表可以非常直观的展现我们本周究竟完成了什么,可以从中发现自己还是做到了一部分事情的,这就是非常值得鼓励的。
而这样的小成就积累起来就可以帮助自己进一步战胜拖延。
也是因此,今天我写了这样的一篇日更。
因为回顾了自己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内读了11本书,相当于4天左右读完一本书。
再这样大致推算,一年可以读将近90本书,这对过去的我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若是再努力努力,一年一百本好像也不是非常遥远。
这样看来,《拖延心理学》中提供的方法的确可以给我带来很大的前进动力,也让我对阅读更加充满了信心。
曾经的我就已经很享受一个人静静独处的生活,但更多的是与手机相处。
而现在的我开始变得放下手机,与更多好书为伴,这才是真正的与自己独处。因为通过读书,不仅可以提升精神思想,而且还可以从中发现更好的自己。
能发现更新鲜、更有趣的自己,真的很开心。
致我自己——很高兴遇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