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巧教育
融开满河冰冻的是温柔的春风,润绿遍野荒原的是无声的春雨,解却心中愁绪的是善良的微笑,时刻让我们的心湖蓄满爱心、温情与微笑,洒向世间的定是缕缕明媚的阳光。其实,班主任的工作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高年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生理发育的急剧变化,青春心理的萌动,他们不再像低、中年级时那么乖顺、听话,而是变得急躁、冲动、易感情用事,常常自认为长大了,什么事都应自己拿主意;自我意识强,逆反心理强,极其厌烦老师、家长对他们的长篇大论的说教,更厌恶别人对他们的指责。他们逐渐突破束缚,开始体验与感受一些新的东西,他们开始试图自己处理自己的事务,希望独立尝试一切。但由于他们在经济、生活、情感、学习等方面,仍然要依赖父母和老师,不能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时间、行为、生活,这就构成了他们内心的矛盾和冲突状态。这种时候,老师、家长若不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仍旧一味批评与说教,高年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不但得不到纠正,反而会走向另一个极端。那么,如何对他们进行教育?如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道德观?这是困扰我们的一个难题。
父母在孩子幼年时常常给孩子讲各种童话、寓言故事,目的无非引导孩子学会做人,明事理,辨真假,识善恶。我想,故事不仅属于幼年、童年,更应属于每个人一生中的任何时期。对于学生的错误、不良习惯,我常常讲述内容鲜活的故事,效果比采用空洞的说教或体罚的方式教育学生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