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都说,成长是阵痛。
要按我个人的经历来说,逃避型人格的成长是钝痛,时时都在过去的选择里挣扎,时时都在为结果而痛苦。
我本来是没有想到的,只是前几天老师的儿子给老师打电话,说在学校顶撞了宿管,她儿子执意不要在学校住,想要走读,哪怕迟到受罪都不想道歉。老师最后的处理办法是:你自己做的事情要自己负责,做事情要看长远一点,不要因为别人影响自己的学习。
好冷静的处理方式。
其实我们老师离婚独自带着儿子,她总是会加班,最忙的时候管不上儿子吃饭,她连自己的饭都顾不上。有一次十点多了老师还在办公室忙,她儿子给她打了个电话,大声且崩溃的声音穿过电话屏幕,他那单薄的身影好像投映在我眼前,然后极致的安静,再然后老师挂了电话终于回家去了,一颗破碎的心和一颗疲惫的心会如何相遇,我不知道。
我们都在维持着自己的体面,我们在逃避什么呢?
自己受苦也不认错,自己难受也不吭声,为的就是有一口气,不想在别人面前低头,维护着自己仅有的尊严,可我们逃避的恰恰是现实。
遇到挫折只会想到以前多么好,碰到喜欢的人也是觉得能看到这个人就挺好,有了问题就会崩溃大哭,会责怪别人。我们始终不敢触碰现实,觉得无论用什么代价,只要我自己觉得能证明自己是对的,那我就去践行。
这就是曾经的我,也是现在的半个我。原来一个日剧的名字特别好,叫逃避可耻但有用。真的,我只要觉得自己对了,心里就会大受安慰,真的有用。
可现实还在那里没有消失,回不去的宿舍、讨厌的嘴脸、糟糕的成绩。
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体面又勇敢的方法呢。
现在的我知道了要勇敢的面对和处理问题,可是我自己一路成长过来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过去逃避现实的我做过很多选择,现在面对问题我第一反应还是犹豫和逃避,只要一想到我是这样的人,我就难受。
很显然,我走过了小半边的成长路,那位小朋友才刚开始走。对于我们这样的人,成长就是钝痛,一直痛,一直否认,一直逃避。直到未来某一天的某一件事突然把我们点醒。
逃避可耻但有用啊,我总怀念以前,我总想回到过去。所以我现在总也念叨着: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记住,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复存在,就连那最坚韧而又狂乱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转瞬即逝的现实。
本来美好是应该怀念的,只不过对于我们这种不刚强的人来说,回忆就是深渊巨口,会吞下往前走的灵魂。
我希望自己能渐渐成长为像老师一样冷静的人,是因为没出息的我必定会疗伤,那在现实社会中生存,我会处理完问题再去哭唧唧,岂不是没辜负别人,也对得起自己了呢。我还没有更好的方式,那谁知道的话,可以不可以悄悄地告诉我呢!
至于那位小朋友,我希望你真的可以成长快乐,成为一个可以保护妈妈的人,成为自己心目中的那种人。
我们都在这条路上走着,期待有一天能脱胎换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