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故乡可追
——读熊培云《追故乡的人》随想
沈丽新
在春日的夜色中,怀揣熊培云的新书《追故乡的人》,在听完他的新书分享后,我迅捷离去——从苏州古城区的小巷里,从慢书房。
没有去排队求签名。一个并没有故乡可追的人,或者说,一个对故乡没有那样深厚情愫的人,面对作者,其实是有些情怯的。
宁愿寂然离去。
熊老师故乡村口的一棵古树,被树贩子连根盘走了。为此,他曾一度“肝肠寸断”,并几番梦见。他故乡的山还在——虽然荒凉了,河也在——虽然河道变窄了。一棵古树不见了,要让这个异乡的游子心心念念。而我,几乎每周都回爸妈家看望他们。但那是我的故乡吗?
田野全都变成工厂。小路全都变成有交通信号灯的宽广马路。屋后的小沟在十几年前已经填平。河边再也没有淘米洗菜的人们。自来水已经使用了快二十年。一个苏南富庶的小镇,我时常回去。但是,我回得到我的故乡吗?
故乡,是那个你走远了它还在的家园。你从少年到白发,它依然模样不改,等你回望,容你想念。
我哪有这样的故乡可追念?
熊老师在南开大学工作,却是“故乡的囚徒”。时常回故乡,也时常在追寻故乡的文字里安顿自己。真羡慕熊老师这样的赤子之心。有故乡可追忆,有故乡可牵挂。
古人可爱,郑重发下誓言:“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放眼如今,多少人为的天翻地覆、山水异地,倒是为情人之间的决裂提供了理直气壮的依据?
也许,“故乡”一词,更适合存在于那个山不会轻易无棱,天地不会轻易改变的年代。无论你离开多少年,即便“少小离家老大回”,故园还在,故乡的山水还一如当初,它以恒古不变,守望你的来来去去。
是这样的吧?“故乡”,已经是个不属于现在的词。也许,在某些现代化进展比较滞后的山水之间,它才是真实不虚的存在。在那儿,也许才有故乡会守望你、会等着你追寻。
真的,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故乡可追。
2017/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