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中信息的种类:
价格信息(价格信号)(看不见的手),企业产品信息,企业战略信息,企业财务信息,市场营销信息,行业供需信息,商业政策信息,风险评估信息。
价格信息一般是所有经济信息的主要表现形式。
前面说到,价格是一种信息(信号),但是信息在没有被传播、被传递、被接收、被理解之前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学者所说的看不见的手调节市场是有前提假设的,就是这个市场的价格信息(信号)是运转在一个有效的信息系统内的。
比如,我买商品,如果我既没有接收到其他同类型的商品的价格信息,又没有接收到要买的商品的价格升降变化的信息,那么我做出的决策不仅对消费者来说不一定是合意的,而且对整个宏观的市场来说,也很有可能是无效的、不合规律、不合理的、违反秩序的。我们一直在理性地追求效率、发现规律、总结原理、构建秩序,但是如果做不到特定的信息在一定范围内接收普及,就会很容易让行为、事实游走在理性所及范围之外,因为真实的信息是人们理性决策的前提和机会。
人们关注价值相关和利益相关的信息,并依据它做决策,需要通过判断利用信息的内容来权衡利弊、减少不确定性和风险。也许是发现消费者行为不总是符合规律、原理、秩序,所以学术领域又提出了“不完全理性人假设”(总之就是这个意思),开始研究消费者行为,发展了行为经济学。若说一些消费者是不完全理性或非理性的,不如说我们没有提供理性决策的前提和机会——信息,没有建立好有效的商业信息系统,以及没有普及关于收集、接收、理解、利用信息来做决策的通识教育。
所以我从“建立有效的商业信息系统”和“合理收集、接收、理解、利用信息做决策的教育”两个方面来使商业系统趋于有效和秩序化。
对于1个可能富有争议的问题先回答一下:
无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是需要收集利用与他们利益相关价值相关的信息的。有的人说难道正确理解接收了信息就一定能保证做出理性的决策吗?那么首先我们有一套相对来说比较科学的决策方法提供给你,另外人们感性对理性的影响就主要体现在对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权衡差异,以及对目标和愿景结果的模糊化,以及价值取舍的差异。就拿买烟来打比方,我想吸烟爽一时,这就是感性造成取短期利益舍长期利益;我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目标需要一个健康的身体,这就是目标的模糊化;我就是觉得享乐比健康重要,这就是价值取舍的不同。那么除了上面的感性因素,我们决策的信息可以提供:吸烟对健康的危害、烟的价格、烟的质量、烟的种类和有害度、吸烟的科学频率、健康的重要性、烟瘾者患病概率、烟瘾者病例统计数据。到最后,就算我是选择享乐放弃健康,我也可以清晰化整个选择决策的过程,也是一种对信息的利用之后的理性决策,明白了自己为了享乐都舍弃了些什么,清清楚楚。所以,我想通过这个例子说明,尽管感性对理性有影响,但是如果我们理解接收了需要的相关信息,我们就会对自己的决策更加慎重和明晰,宏观上也能为消费统计和消费分析多提供一分规律和秩序。
而有效的商业信息系统的构建,就面临着几个主要问题:
1、信息的真实性;2、信息收集检索的便利性;3、信息的传播传递的畅通性;4、特定信息呈现的逻辑格式化;5、分流机密信息与公开信息的技术性;6、推送利益相关价值相关的信息的精准性;7、信息出处的透明性;8、信息的逻辑超链接化;9、信息的过滤纠错系统是否运行高效;10、信息的清晰度和可理解度(对公众的通俗化阐释);11、信息的筛选系统的人工负责部分与计算机算法的结合;12、对信息提供者的激励系统和惩罚系统;13、信息的标签与分类;14、权威信息的认证性;15、信息的交流互动性;16、以信息的共同关注点聚集利益相同者和价值相同者。等等。
对于合理收集、接收、理解、利用信息做决策的教育的主要问题,那就多了,在这里先不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