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名:Hibiscus hamabo Sieb. et Zucc;
别名:海槿、日本黄槿、黄芙蓉。

落叶灌木,高1-2.5米。小枝、叶柄、托叶、花梗、小苞片及花萼均密被灰白色或淡黄色星状绒毛和细伏毛。

叶片厚纸质,倒卵圆形、扁圆形或宽倒卵形,长3-6厘米,宽3.5-7厘米,宽稍大于长,先端圆形或近平截,具突尖,基部圆形或浅心形,边缘中上部具细圆齿,中、下部近全缘,干时上面灰褐色至棕褐色,具星状毛,下面密被毡状绒毛和疏伏毛,灰绿色或灰黄色,具5-7脉;叶柄长0.8-2厘米;托叶披针状长圆形,长约1厘米,早落。
花单生于枝端叶腋,花梗长6-10毫米;小苞片8-10,线状披针形,中部以下连合成杯状,长约为萼的一半;花萼长约2厘米,基部1/3处合生,裂片三角状披针形。
花冠钟状,直径5-6厘米,浅黄色,具暗紫色心,花瓣倒卵形。

雄蕊柱光滑无毛,花药多数,肾形;花柱枝5,柱头暗红色。
蒴果三角状卵形,长约2厘米,密被黄褐色星状绒毛和细刚毛。种子肾形,长约5毫米,深棕色,表面具黄褐色腺状乳突。
花期6-8月,果期8-9月。
产于浙江镇海、定海等地。生长于海滨盐碱地上。日本、朝鲜也有分布。

据日本文献记载,本种耐盐碱、抗风,为海岸防潮林的优良树种。

因花大而艳,沿海地区庭院种植可供观赏。
茎皮纤维供制绳索。

本种与黄槿H. tiliaceus Linn.相近,但后者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4-10米;叶片大,直径8-15厘米,基部深心形;花梗长1-3厘米(产福建、台湾、广东及海南),易于区别。 (摘自《浙江植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