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自传》:虚荣心的妙处

文/魏千洛

《富兰克林自传》中有几段反复提及了虚荣心。

“人大多不喜欢他人爱慕虚荣,而自己的那颗虚荣心再大也安之若素,然而我无论在哪里遇到虚荣,总是以礼相待,因为我相信,虚荣对于爱慕者也好,对于他周围的人也好,往往都是有益无害的: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如果有人将自己的虚荣当作人生的慰藉之一而感谢上帝,那也不足为怪。”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虚荣如果能带给我们明确的物质或精神目标,如果适当运用,是可以形成激发自己不断上进的动力的。

拿破仑常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培根随笔》中也同样写过一句:“虚荣心对于军事将领和士兵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正如钢铁因相互磨砺而变得锋利,虚荣心可以激发彼此的勇气。”

如果是一个普通上班族,进公司工作,希望升职,并为之努力,直到达成愿景,这可能是每一个上班族的正常想法,如果真心为之努力,那这种向往之心,当目标遥不可及时,可能会被归入虚荣,而当目标达成指日可待时,又可被称为雄心壮志。

在《吸引力法则》里,诠释得更为清楚明白。

如果你想要成为有钱人,你得看上去像有钱人,如果你想拥有一栋房子,你得想像你已经有了这样的房子。

这些都是有积极意义的虚荣。

有一类人,因为看到,所以相信,更有一类人,因为相信,所以看到。

我记得《杜拉拉升职记》中有一个场景,杜拉拉跑去香港太古广场买BURBERRY大衣,打完折1万1,杜拉拉试穿了一下,觉得很气派,越看越称心,她刷完卡后,非但不觉得花出去一万多,反而觉得赚到了一万多。

杜拉拉当时就想到了师其每次从香港回来总要豪情万丈说“我们去香港不是去花钱的,而是去赚钱的。”

我个人其实是很赞同姑娘们偶尔去买奢侈品,这也并不是虚荣,而是建立一种配得感,你值得拥有世上的一切美好的东西。

这种配得感非常重要,和富兰克林所说的虚荣心大拟是相同的。

而配得感最精髓的,莫过于,拥有一件东西最好的方法,就是努力配得上它。

也许你最初追逐的,是你遥不可及的梦想,但你一步步走向它的时候,这种虚荣心,就变成了可实现的雄心壮志。

正如《人生效率手册》中提到的7个人物法,起初选出的7个人物,是自己需要很努力很努力才会达成的目标,而当你一年年努力,把这些人名逐渐划去的时候,你或许会感念当初自己的“虚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