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睡得早,一觉儿醒来,看到赵老师发了一条朋友圈,是四中的一篇推文,介绍赵老师怎样利用网课的特点扬长避短?怎样抓住孩子们上课的注意力教学?文中插入了一段赵老师上网课的视频,还是抑扬顿挫的光山口音,还是逻辑清晰,追求本质,一语中的,有两年没见了吧。
赵老师是孩子初中的数学老师,是有着36年教龄的老教师、老班主任、老年级长。“老”是资格老,精神气质一点儿可不输年轻人。清瘦的身材,每天神采奕奕的。虽说赵老师不是孩子的班主任,但因为数学的重要性,孩子又少不更事,所以不可避免沟通就多一些。
记得最初的印象源于一篇文章,赵老师的《小先生》,数学老师斐然成章,让人印象深刻,条理加人文,不觉肃然起敬。后来,家长会的总结启发,平时班级微信群的留言叮嘱,也是基本勾勒出一名“老”教师的模样,经验丰富,幽默风趣,提纲挈领。孩子有模仿的潜质,回来最爱学着赵老师的口音和动作,惟妙惟肖的。
一晃三年,匆匆而过。孩子毕业当季,家委会成员一商量,制作了各科老师的漫画头像,并印制成书签,老师和孩子们每人一套,以作纪念。赵老师把微信头像换做了漫画特写,一直保留至今,大概是因为比较神似的缘故吧。
有些人,遇到了,就再也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