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记得小时候我们家的院子里有棵榆钱树。榆钱树长得很大很茂盛,有一人半环抱那么粗。每年开春,最先报春的便是柳树和榆钱树了。
满树的榆钱,像是一条条串好的铜钱,不过是绿色的罢了。每年这个时候妈妈都会用自制的钩子(就是在大竹竿上绑个铁条,然后将其弯成钩子状),勾下来几枝榆钱,然后做成窝窝头,蘸着蒜泥吃,非常美味。自从上了高中大学就很少吃了,算起来也有个十来年了。而现在那棵榆钱树也不在了。
初春的时候最令小孩子开心的就是吹柳笛了。就是把新抽芽的柳枝掰下来一小段,抽掉里面白白的枝干,只剩下柳枝筒,用剪刀剪齐两端,再用手捋掉表层的一小段皮,作为吹口处,然后再用手压压整个柳笛。这样一个柳笛就制作完了。每个小孩子都会做,然后各自的吹起来,像是在比谁吹的更响!没有比这更令人开心的了。
2
那时候村里人,很少有出去打工的,即使有也不会离家太远。大多数人都是在家种田。到了麦收的季节最忙了。要早早的开始上集市买几把镰刀,在磨刀石上磨的蹭亮蹭亮的,很锋利。然后就是将近一个月的忙碌。因为要先打好场,割麦子,拉麦子到场里垛上垛,或用牛拉着石滚轧,或用脱粒机脱。前者用的较少,该是我4、5岁的时候见有人用过。我奶奶家就有一个石滚。记忆中奶奶家就用石滚轧过麦子。不过这个时候也是小孩子最喜欢的时候,因为学校会放假,叫做“麦收假”。小孩子不用干活,还有西瓜吃,啤酒喝,最主要还可以吃到方便面(因为农忙没有时间做饭,大家都是事先备好茶水,方便面放地头的)。然而这一切现在都已逐渐消失在机械化时代的车轮下。
3
小时候,没有手机,电视也不是家家都有,更没有那么多种类的玩具。那时候我们的“玩具”就是小石子、小碎砖头、还有建筑剩下的沙子。可以有自制的秤,来“卖东西”。所谓的卖东西不过是过家家了。晚上的好多小朋友一起玩捉迷藏,藏在麦跺里,藏在玉米秸秆跺里,还有老鹰捉小鸡,木头人……而现在这一切也都很少见了。因为现在的小朋友有电视,有手机,还有各种玩具,一个人都可以玩上一天。
现在的村庄也很少有年轻人,大多都去打工了,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回来,有的甚至不歪回来,在外地安家落户。常年只有老人小孩在家。比如我现在在的村吧,好多人都搬到了镇上或市里,村里的房子还是90年代的老房子,有些已经很破败。我现在住的就是,我不愿意再去番修,因为听婆婆说我们村可能要重新规划。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老房子。替代的将是一座座小区那样的房子。
我想再过几年可能真的就不存在这样零星的村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