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阳养阳,到底何为阳?如何养?

图片发自简书App

怕冷,要养阳;

排寒,要养阳;

  祛湿,要养阳........

养阳养阳,养生日常。阳者,到底是何面目也?


何为阳?


阳气是生命的根本,生命即是一团阳气。

阳气来源有二。其一为先天性的,来自于父亲和母亲;其二为后天性的,主要有呼吸之气和从食物中吸收的水谷精气转化结合而成。

阳气是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人的正常生存需要阳气支持,所谓“得阳者生,失阳者亡”。阳气具有温养全身组织、维护腑脏功能的作用。

《素问·生气通天论》记载“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意思就是说,人体的阳气就像是天上的太阳,若天上没有了太阳,地上也就不会有生命。人若没有阳气,生命也就终止。

《内经·灵枢》中记载“人到四十,阳气不足。损与日至。”意思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阳气会逐渐亏耗。


阳的三大作用!

温养作用

阳气对生命健康的重要作用,首先表现在温养作用。阳气可以温煦人体,温养人体。跟自然界中,春夏日照充足,动植物活力强,生长迅速;到秋冬天寒地冻,万物萧条的道理是一样的。

气化推动作用

人体的新陈代谢是靠阳气的气化作用来维持的,吃进去的东西、吸进去的气等在气化作用下变成可吸收的物质进入人体,充养人体,同时分化出无用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卫外固密作用

就热而言,卫外和固密的作用就像恒温器一样,维持人体内部稳定。能保护外部热量或寒气不能侵入体内,也能保障体内热量不往外发散。真正阳气充足旺盛且卫外固密功能好的人冬不怕冷,夏不怕热。


夏季养阳小窍门

《皇帝内经》记载,“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中医理论历来讲究顺天应人,在夏天时要顺应自身“阳”的生发宣泄,这样可以带走体内的寒邪之气。中医讲究的冬病夏治也是此意。

午睡

阳气有升降出入的规律,春天阳气生发开始,夏天到达极限,秋天开始收敛,冬天则潜藏起来。夏季早上,阳气生发开始,到中午阳气生发至极限。此时午睡有助于养阳。即使不能午睡,也应保持平心静气。

不贪一时冰凉

按照中医理论,夏季阴伏于内,越是吃冷饮,越使体内阴气加重,并不能起到降温作用。相反的,多喝一些温水,将寒气驱出体外,出一身透汗,反而不会觉得那么热了。

饮食清补

在饮食滋补方面,热天以清补、健脾、祛暑化湿为原则。肥甘厚味及燥热之品不宜使用,应以清淡质软、易于消化为主。

如果是湿寒体质,或者体内寒气较重,湿气猖獗,秋冬异常怕冷等的人群,调养阳气是再合适不过了,而养阳的最好时节,就是夏季。利用阳气至盛的外部推动,再辅助以适当的内部调理,内外夹击,双管齐下,再多的阴寒之邪也能无所遁形。所以,有养阳排寒需求的人,千万不要错过好时机哦!

(本文转柏慧生活,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转载只为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如果需要原文档(因文体限制,部分表格无法呈现)请联系QQ1769090563 本文由中医仲景协会整理收集 《内经选...
    陶墨阅读 34,602评论 0 33
  • 论人法于天地 [原文]人者,上禀天,下委地,阳以辅之,阴以佐之。天地顺则人气泰,天地逆则人气否。天地有四时五行,寒...
    天一书社阅读 5,891评论 0 18
  • 打开邮箱 寻不见预订的期刊 却满满的一堆 垃圾邮件 花花绿绿的 像是赶去春天开会 五花八门的 挤爆了狭小的空间 我...
    向日葵爱呀爱太阳阅读 165评论 0 0
  • 有娃的妈妈们相信都曾有过这种感受:孩子怎么说都不听,一顿大声斥责完自己愧疚的抑郁,不吼孩子嘛自己难受的心塞塞要爆炸...
    钰涵33阅读 29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