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已经过去好几天了,直到现在才有时间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自己的2014。这样的总结,大概还不晚吧?
2014对自己而言,是一个转折点。人生中的很多第一次,就是在这一年里跌跌撞撞的走过来的。毕业季,离开那个只需要为期末考试成绩而烦恼的象牙塔,开始学着把自己丢入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去。三观推倒再重建,内心在一次次创伤中变得愈加坚强。渐渐的,我变成了那个从前无法想象的自己。
从开始投简历、找工作的那一刻起,便意识到这是个”以貌取人“、断章取义的世界。尽管 自己怀揣着一纸文凭、几本证书、笑容满面故作镇定的穿梭在招聘会现场,可是真正能给自己面试机会的好单位,并不多。记得A单位像挑宠物一样让所有面试者站成一排,只挑貌美的姑娘收下简历;记得B单位在我排队了三个小时之后傲娇的说了一句,我们不招你们学校的学生;记得C单位招聘的那天是双十一,我踩着高跟鞋冒着大雨一路狂奔来到隔壁211学校,缩头缩脑的进入宣讲会现场。虽然有过很多次的不受待见,但为了给十多年的读书生涯一个交代,我还是尽量把自己美好的一面呈现出来,期望得到精明的HR的认可。
好在自己是幸运的,终于遇到了肯给应届生小白一个机会、彼此认可的企业。大四下的时候特别担心,要是毕业之后找还不到工作怎么办。可是现在看来,这样的担心其实有点多余。其实大多数同学在毕业前都能够找到一份还OK的工作,只要你愿意从基层做起,愿意从两三千的工资拿起,这个社会总会给你机会,让你成长。自己对于工作好坏标准的定义,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改观的。无论是当公务员还是进私企业,无论坐办公室还是跑业务,本质上并没有多大差距。
胆战心惊的求职结束之后,开始学着转变角色,从学校过度到职场。这一过程尤为痛苦,直到现在每日上班,仍旧有种如履薄冰的感觉。害怕很多事情不会做、做不好。工作之后才知道,原来在学校读书考试写论文的苦、实习时候挤公车站大堂陪笑脸的苦,根本算不了什么。当我不再是学生、不再是实习生、需要对自己的每一项工作负责任的时候,才明白身上的担子有多重,同时也明白过去那么多年,父母既要工作又要照顾我,每月只能拿到一两千工资,日子过得何其艰辛。
工作真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但我还是很爱它,因为凭借着工作带来的能量,我可以做很多从前无法想象的事情。我可以自己挣钱,尝美食买衣服;我可以不受管束的交朋友,去旅行。我可以有机会将从前只在脑海里想想而已的东西付诸于实践,收获满满的成就感。这与那个每个月只有600元生活费、活动范围局限在方圆两公里、只能吃得起街边麻辣烫的大学生活相比,确实精彩许多。这大概就是,属于成年人的、重负之后的快乐吧。
似乎还应当聊聊爱情。大三实习那会儿,芝芝姐姐曾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大学没谈恋爱的就别谈了,谈了的也赶紧分吧,反正毕业之后总免不了别离。年少的我,根本不相信这句话,以为自己可以成为忠贞不渝的例外。临近毕业那会儿,果不其然,身边分手的情侣一对接一对。原因五花八门,异地、发展规划不一致、家人不同意、感觉彼此不合适等成为主要原因。看周围那些爱了好几年最后分开的盆友,感觉特别遗憾。没想到这样的遗憾,最后也发生在了自己身上。最搞笑的是,我曾在文章里不止一次的提及他的好、提及我俩的甜蜜幸福,以致于看客都把我俩当成了模范情侣。可是后来...都不知道该怎样去解释才好。
不过还是很庆幸,曾在最美的年纪,与那个深爱着的男孩子共同成长。感觉工作了之后,谈恋爱的时间变得少之又少,重新认识一个人、相信一个人的成本变得越来越高。过了那个爱做梦的年纪之后,爱情少了,而婚姻也更像是一场交易而已。孤单了,然后找个人凑合着搭伴过日子。也许当我再次遇到真爱的时候,会改变这一观念吧。
关于2014,带给我的最大转变,就是开始学着一个生活。高中之前,我一直过着走读的生活,跟父母住在一起;大学是我第一次出远门,但因为有9个舍友的陪伴,并不感觉寂寞;工作之后,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合租伙伴,自己在公司附近租了一个小单间。一张床、一扇窗,构成了一个临时的居住场所。一个人的生活,很自由也很孤单。家里的东西乱糟糟的,因为没人管也懒得收拾;一个人的饭菜做起来没意思,所以午餐晚餐常常在楼下的小炒店解决;晚上下班回家太困了会躺在床上玩手机一连几个小时,周末更是任性的睡到自然醒。身边缺少伙伴,其实日子过得并无盼头。我常走想,等租期到了之后是否考虑找其他女孩子合租,或者养只小宠物,至少可以给屋子增添些生活气息。
写得乱糟糟的,但以上大致就是我2014的一个状态了。关于年终终结,我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写读了几本书,有了哪些进步,而是把更的多文字花在了对个人状态的一个描写。希望2015自己能找准方向、付诸行动,把日子过得更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