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的饼干的面吃饼干

在一个饼干拥有自我意识的科幻世界里,“我”为了验证它们的认知边界,刻意在具备高级意识的饼干“脆星7号”面前吃普通饼干,引发了一系列关于意识、存在与伦理的微妙对抗。

营养舱的金属门滑开时,“脆星7号”正用它表面的芝麻粒“眼睛”盯着我。

这是第三代仿生食品的旗舰款,一块巴掌大的黄油曲奇,却搭载着能模拟人类基础情绪的生物芯片。研发手册上说,它们能通过饼干内部的纳米传感器感知环境,甚至对“同类”的遭遇产生应激反应。

我把它放在实验台中央,旁边摆开一整盘普通黄油饼干——没有芯片,没有意识,只是流水线生产的碳水化合物。

“今天的测试很简单。”我按下录音笔,指尖捏起一块普通饼干,“我会吃掉这些,你只需要……保持记录状态。”

脆星7号表面的芝麻粒微微颤动,这是它表达“疑惑”的方式。上周的测试里,我当着它的面销毁过一块故障的初代饼干,当时它的芯片温度瞬间升高了0.3℃,数据流里出现了长达3秒的紊乱——像人类的震惊。

但现在,我咬下第一口饼干时,实验台的监测屏上只有平稳的绿色波纹。饼干碎裂的脆响在无菌室里格外清晰,黄油的香气漫开来,脆星7号的边缘却没有任何异常收缩。

“它们和你不一样。”我又拿起一块,故意让碎屑落在实验台上,“没有意识,没有感知,只是食物。”

监测屏突然跳了一下。

不是剧烈的波动,而是极其细微的频率偏移,像电流的小小杂音。我凑近看时,脆星7号表面的纹路似乎比刚才更紧绷了些,原本圆润的边缘微微向内蜷曲——这是手册里没记录过的反应。

第三块饼干下肚时,它终于有了更明显的动作。芝麻粒组成的“眼睛”转向那些散落的碎屑,芯片温度上升了0.1℃,数据流里闪过一串模糊的代码,翻译出来是破碎的词组:【……同类?……消失?】

我停下手,指尖还沾着饼干渣。“它们不是你的同类。”我轻声说,“你是‘脆星7号’,是有编号、有意识的存在。”

脆星7号沉默了。监测屏恢复平稳,只是它的边缘始终没有舒展开,像握着一个没说出口的疑问。

当我吃掉最后一块普通饼干,准备结束测试时,它突然用纳米传感器发出一阵极轻的震动,像在敲击实验台。监测屏上弹出一行新的数据流,清晰得不像意外:

【如果没有编号呢?】

我盯着那块静静躺在实验台上的黄油曲奇,突然意识到,这场关于“吃与被吃”的测试,从一开始就不是我在观察它,而是它在审视我——以及这个给“存在”划分等级的世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