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机构改革

  正当徐校长满怀信心地扎根于成城中学时,林城县教委突然实施机构改革,成城中学居然成为林城教育机构改革的一个试点,公开招聘校长。

  说是招聘的确有那么一种浓浓的味道。招聘工作共有三个步骤:一是公开演讲,二是答辨,三是名义测评。

  公开演讲是面对着林城的一些“知名人士”,比如县教委中层以上领导,分管教育的县长,还有县里的一些有关人士。至于答辨同样要有那些人在场,再就是多几个“专家”。而名义测评是在参聘人的原单位测评,这主要看你的人际关系如何。

  本次参聘的人一共有五十三人,连同丁伟主任,陈副校长也去应聘,徐校长却退而不去。大概经过半个月多的周旋,徐校长不愿在官场上争取,因为在公开招聘前,县教委有关领导多次将徐校长叫到教育局谈话。这种名誉上的谈话,实际上就是给予重重压力。

  公开招聘快要开始了,全县所有准备参加招聘的教师忙的不可开交。到底谁胜谁败无人知晓。那些准备应聘的人们中有的是教师,有的是乡镇工作人员,也有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还有个别县委普通人员。他们个个跃跃欲试。

  马上就要开始招聘了,那些准备参加招聘的人员,一方面积极准备自己的演讲稿,一方面努力打造自己的人脉。这当中自然就有活动能力的强弱之分。活动能力强的人几乎能知道在公开招聘大会上出面当评委的领导,他们提前就和那些人拉近关系。活动能力弱的人只能知道个别可能在招聘大会上出面的成员。他们也不罢休,想尽办法拉关系。只有极个别的参加招聘成员无动于衷,他们估计是抱着碰一碰运气的心态参加招聘的。

  公开招聘大会在上午八点正式开始,全县所有报名参加招聘的五十三名成员全部到场。场景布置得井然有序,所有该到场的知名人士当评委老师。还有电视台的专门来采集材料。

  那些应聘人员一个个讲的振振有词,他们都有自己的独特的发展学校方案,而且各自的理由非常充足。真是到了百家争鸣的境地。紧接着就是答辩了,还是那些评委老师,他们根据应聘者的演讲稿,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要求这些应聘者流利地回答。并给予打分。

  前两轮完了,根据应聘者的成绩选出前三名参与最后一轮的名义测评。这名义测评就很简单了,到原单位测评。

  当时候,前三名中有陈副校长,郝君(原县教育局管理股成员),和丁伟主任。

  名义测评还真有意思,郝君是教育局的,内部人员比较少,全票通过。陈副校长和丁伟主任就麻烦了。一个学校一下子出来两个竞争者,他们分别找这里的教师谈话,拉近关系,让给自己投票。

  “梦圆,还没睡,辛苦了”都已经晚上十点多了,陈副校长突然来到梦圆的办公室。

  “没有”

  “最近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吗?”

  “没有,谢谢你!”

  “不客气的,明天就要给我投票了,你可以给我投上宝贵的一票吗?”

 “当然可以”

  “好,如果我过选了,以后有什么困难,我都会为你解决的”

  “谢谢”

  “该说谢谢的应该是我啊,明天一定给我投票啊”

  “你放心”

  陈副校长微笑着走出梦圆的办公室,去别的办公室周游了。

  梦圆刚刚关上门,丁伟主任也要来了,梦圆打开门让他进来。

  “梦圆,不好意思,打扰了”丁伟主任微笑着说。

  “没有,有什么事就直说”

  “还是老同学好”

  “有什么事”

  “也没什么大事,明天不是要选举校长嘛,你就放心帮老同学一把,投上你宝贵的 一票”丁伟主任扶了扶眼镜。

  “这事啊,你放心”梦圆微笑着。

  “你是知道的,明天我们学校要投票的有两个,每个人都只能给一个投票”

  “哦”梦圆却没有感觉到投票的重要性。

  任凭陈副校长和丁伟主任如何托付,那些老师们心中还都有自己的一把尺子,结果两个都没有通过。郝君轻而易举地当上了校长。真可谓河蚌之争渔翁得利。

  郝君被聘为“成城中学”的校长,徐墉校长只好退居二线。陈副校长也觉自己太没面子便离开成城中学,回到自己的原单位。只有丁伟主任依旧稳坐泰山,感觉不痛不痒。

  这样的机构改革在林城还是第一次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