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微博热搜登出了一则新闻,爸爸逼迫自己十岁的女儿每日必须完成四篇作文,如果不完成的话就不许睡觉。
女儿经常要熬到凌晨一两点。但爸爸不顾女儿的哭泣与央求,一意孤行。
为了这件事,夫妻也经常吵架甚至打架。在一切措施无果后,妈妈甚至选择了报警。
原来这个爸爸曾经毕业于浙江某名牌大学,学习成绩优异,所以爸爸也希望女儿能像自己一样,变成一个学霸。
这位爸爸的行为也是可以理解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多少家长的心愿。
长久以来,中国的教育一向看重成绩。成绩是检验学习效果的唯一指标。
为了取得一个好成绩,学生痛苦,家长焦虑。这些父母们永远只相信,棍棒底下才能出人才。
正如易中天说,中国式教育,教育的目标是望子成龙,标准是成王败寇,方法是死记硬背,手段是不断施压!
在这样的高压下,会影响到孩子们的心理健康,甚至造成许多不可挽回的悲剧。
2.
网上流传的一个恶性事件是关于弑师的。
一个高考学子罗某就读于某封闭式管理的高中。这个学校为了拼成绩,对学生要求极为苛刻。
每月只能休息2天,而且必须在完成课堂作业的情况下才能放假。
在学校绝对不能做与学习无关的任何事情,学生没有任何娱乐活动。
罗某是学校的尖子生,学习成绩突出,曾屡次获得学校的奖学金。然而为人十分的孤僻,几乎不跟任何人交流。
在这样的高压下,又无人交流疏导,罗某频频出现异样表现,比如在课桌上用力刻上一个“杀”字。但学校并未予以重视。
终于有一天,罗某做出了让整个社会万分震惊的事情。他谋杀了自己的老师鲍某,捅了整整26刀。
是什么样的仇恨让一个16岁的少年痛下杀手。
事情的起因很单纯,只是因为罗某不满老师给他布置的作业,起了冲突,引发了这次惨案。
但是这件事情并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罗某随身携带一把刀,并不是临时起意,这次的争执只是一个导火索。
在他的心底,早已经蓄满了巨大的摧毁式的力量,这时候,哪怕是一根稻草,也随时会压断他那根紧绷着的神经。
精神分析有一句名言:无回应之地,即是绝境。
沉重的学业压力让他喘不过气来,而由于他所有的心力都放在学业上,与他人缺少沟通交流。
心中的压力无从宣泄,当他的内心被积满负能量,向内攻击变成了向外攻击,这时他就变成了一个魔鬼,唯有杀人才能痛快。
学校本是学子的一片净土,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伟大使命,却最终沦为了批量生产学习机器的工厂,一味使用高压强权。
在他们眼中,多产出高质量的学习机器对学校的名声有利,却从来不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唯有高分才是王道。
学霸并没有如愿考上好的大学,有一个锦绣前程,反而他的人生等于就此画上了句号,令人扼腕。
3.
我有一个朋友的女儿,去年参加的高考。可惜还是没考上,草草考了一个技校走了。
曾经为了女儿的学习,朋友费尽了心思。他的女儿成绩中上等,挺漂亮一小姑娘。他一心想让女儿将来考上名牌大学,以弥补自己无法考上心仪大学的心愿。
他给孩子报了很多补习班,数学,英语,作文,几乎把所有补习班报了个遍。她所有的时间都被压缩了。不是在学校刷题,就是在家里刷题,跑补习班。
没时间逛街,没时间娱乐,甚至连吃饭都是草草了事。
女孩厌倦了,但是朋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实在劝不动就以强压干预,目标就是名牌大学。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爸妈也是为你好,现在苦点,累点没事,将来你就会念我们的好了”,
像这些说词,是常挂的朋友嘴边的。
结果好好的一个姑娘,变得形容憔悴。有一段时间沉默不语,睡眠质量极差。在一次模考中,成绩反而剧烈的下滑。
去年的高考,本来有望上一本专业的,最后竟连个三本也没有考上。
本来朋友想再让她复读,无奈女孩反弹的很厉害,甚至以离家出走相要挟。最后无法,只得走了个技校。
没有了童年的人生是痛苦的。
在本该奔跑游乐的时间,他们却只能被淹没在题海中,精神痛苦,没有情绪出口,却得不到父母的理解。
在父母们的眼中,孩子没有自律能力,要想成才,必须逼他们一把。
这些虎妈狼爸们,利用自己的强权使孩子屈服,并且冠之以冠冕堂皇的理由。虽然看起来无懈可击,却给孩子的童年,造成了不可磨灭的伤痛。
纵然有些人熬过了那一段灰暗痛苦的岁月,却经常会怀疑自己,看不到真实的自己,午夜梦回屡屡泪流满面,甚至在人格上有了缺陷。
当一个孩子失去了他的童年,每每回忆起不是草长莺飞,而是父母的狰狞,这始终是他心上永远的痛。
4.
学习力,这和种子渴望见到阳光的生命力一样是与生俱来的。有时并不是种子不想长成大树,也许是环境和土壤出现了问题。
而家庭和学校就是孩子的环境和土壤,直接决定种子的未来。
有人说,那么就放任不管了吗。
需要弄清楚的是,凡事没有极端,关键都应该有个度。
我们起到的应该是引导,鼓励的作用,激发他们自我的内驱力,也就是自主学习能力。
其一:善用赏识。
平时应该注重培养孩子自主安排一学习时间的能力,当孩子每次自主完成作业时给予积极肯定和赞赏。
不一定是金钱的奖赏,可以一起去看一场电影,或是一次远足,都是不错的主意,目的是让他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能够更好的坚持下去。
其二:目标合理,尊重孩子个体差异,同时相信孩子自己能学好。
不能拔秒助长,定制过高目标,要做到跳一跳就能够到,每次进步一点点。针对孩子的特点因材失教,不要过于教条。
每个生命都有巨大的潜力,我们要做到的就是相信他,给他宽松的环境。
平时就应该建立民主的家庭机制,让孩子参与到家庭决策与日常劳动中,增加他的自信。他会相信自己有学习好的能力,能够自主制定学习计划。
心理学上著名的“罗森塔尔实验”也认为,你发自内心地相信孩子、认同孩子,给予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孩子感应到这种正向反馈,他就真得会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
其三:还应避免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
有些家长喜欢陪在孩子跟前指导孩子作业。殊不知反而让孩子心生惰性,没有自主思考能力。
可以引导孩子动脑思考,实在不会第二天可以向同学和老师请教。
家长“懒”一下,孩子才能明确学习是自己的问题,要自己想办法解决。
5.
教育是帮助每个生命不断感受生命的美好,逐渐绽放生命的能量,并有感受幸福的能力。
一辈子很长,人是需要终生学习的,我们应该培养的是孩子的学习力,以及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放弃的坚强品质和乐观精神。让孩子拥有能让自己幸福的能力。
孩子需要的不仅有题海,还应该有花海,大海,同时让他们知道,不论他是什么样子,父母都会爱着他,相信他,守护他。
只有这样,在他们全力往前冲的时候,仍然知道有一个温暖的港湾在期盼着他。当他成年后想起自己的童年,嘴角都会扬起幸福的微笑。
棍棒底下无完卵,希望所有孩子都有一个幸福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