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最后一天,无人理睬时,坚定执着;万人羡慕时,心如止水。
无论别人对我投来的是跌落谷底的同情,还是居高临下的以一副胜利者的姿态告诉我“你错了”“你应该怎么样才对”“你当时XX做才不会导致今天的现状”,甚至是趾高气昂的踩踏在我身上展示自己的实力,秀出自己的肌肉,我都逐渐的变得心如止水。
经过了这么多的坎坷,再怎么打击我也不过如此吧。总有站起来的那一刻。只要自己想站起来,就不会一直趴在地上。
能够清晰的感觉到,我的状态在好转。过去半年时间里,每日浑浑噩噩,脑袋一片浆糊靠着惯性在行动的状态正在逐渐脱离。
我开始思考,开始主动积极的行动。
1、卖手机时,不再是想着每台赚多少钱。而是思考新的商业模式如何运转更加高效,如何去做薄利多销式的批发式生意;思考如何改进文案,和拍摄方案,在实际外观,拍摄美感之间寻求一个最佳的平衡。每一次交易不止是赚一次钱,更是对产品特点,用户需求,市场行情的更深入理解,从而产出更加贴切的商品详情以及交易流程的梳理。
2、逛网站,浏览APP时,也会有意识的思考页面的布局,图片的设计制作(实际美感,用户审美习惯),以及功能背后所设立的目的,以及所需要的资源和行动。分析具体模块在整体产品之间的定位。产品里面的内容水准如何?谁家做的比较好?选品选材有独到之处?背后暗藏着什么样的渠道?
摆脱过去浑浑噩噩的生活,这似乎又是一片全新的世界。
3、浩南跟我聊天是反复强调自身的成长。我也在反思我的成长到底是什么?
更多的资源?更多的人脉?这固然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但是泛泛之交实则不是一个好情况。更踏实的人脉在于在与人合作的过程中,对他人产生实在的帮助,对项目产生实在的价值,又或是真正的兴趣相投。像学生时代大家因为班级或是寝室关系而紧密链接在一起的情况已经越来越少了。更多的还是在合作与竞争中展现出来的实力,要么是互相吸引,要么是让人佩服。
我的成长还包括,基础的技能。运营类:撰写文章,活动运营,市场推广,广告投放,社群运营等等。
产品类:对产品的理解,对用户需求的理解。看了很多竞品,经历了很多成功的案例。等等
4、逐渐的忘了没钱的困扰,忘了我比同龄人落后的焦虑。或者说根本忘不了,而是选择去接受现实,去一点点通过我的努力改变现实。不只是逼迫自己去相信未来会更好,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真切的感受到现实一点一点在变好。
5,走着走着路过和好友以前一起吃夜宵,吹牛皮的地方,忽而发现已经约不到人了。深圳是块试金石,金子会发光。就像16年的5月份那会,撑不住的人最终会选择逃离,8月份再走一批。能够撑到今天已经是我做的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了。人走人留,都很难在我心中泛起涟漪。可能是因为自顾不暇,也可能是因为麻木不仁,也可能是祝福别人找到了新的落脚点,谁能说这不是一种新生活的开始呢?而我,既然走上了这条路,就想干到底。要走也不是现在走!还没拼过就选择放弃这不是我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