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一本书中对罗浮山的片段描写,那时一边看作者的介绍,一边就在心里预算着出发的日期了。在这之前,对罗浮山的景况有些许耳闻,却因机缘未到一直未曾真正的来观赏她的美和感受她独特的道教、佛教并存的包容。
托好友之福提前一周帮我们预定了一间配置相对高,多了电视机、衣柜和一张桌子,看风境又相对全面的居士寮房,不是寺庙里面的客房。其坐落在离大庙400米左右,四面环山门前开阔的一处平台上。站在阳台上,面对着这熟悉又新鲜的山间自然之景深深地吸了几口气,瞬间精气神都饱满了。
从城市的喧嚣中突然转入到山间静谧的夜晚,静下来时多了一份不适应感。内心渴望着安静,可烦躁的思绪却是总停不下来。入住的那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九,又是西方的情人节,刷着朋友圈回家的温馨和双双对对的恩爱,心中难免会有失落和羡慕。卿本来自红尘,思念红尘俗事自然是本性。于是,与同伴儿女友商量一起营造一个浪漫的夜晚。
煮上一壶玫瑰花茶、摆上小零食、打开红酒,还沿着阳台边点了几支蜡烛,在摇曳的烛光中得到了暂时的满足感。几杯红酒下肚,两颊泛起红晕整个人进入了放松状态。与同伴儿从工作聊到了感情,又从现在聊到了童年,毕竟我们俩是首次同游,借着酒劲双方快速的走过了磨合期。最后聊到了各自为何春节不回家的理由和无奈,那些在旁人听起来也许不算什么,可当自己在那时那境的种种经历而言,的确算得上是合理的借口。也许,还有一种更简单的理解就是太执着于某事某物或某人。
随着缘缘(谐音)小姑娘的热忱呼唤,我们快速从房间走出去与她们汇合前往华首古寺大庙的斋堂吃团年饭。缘缘是我们来这儿第一天认识的小妹妹,大约十岁,她拥有着同龄人的童真,同时又拥有了超龄的情商。从她为人处事和善于聊天接话茬儿的表现,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与同龄人相处的感觉。我在心里默默地惊叹:现在的社会环境对人的成长速度影响太直接了。这或许就是我近几年在迷茫和浮躁时喜欢往寺庙跑的原因吧,自己处事的定力不够时就想依赖环境帮忙做决定。
在大庙中简单的参观了一下,与以往去过的一些寺庙除了占地面积以外大同小异,所以没有很特别的记忆,反而对一棵1260多年枝繁叶茂的大树心生敬畏之感。世事变幻无常,人来又往往,它依旧那么安然平和的在风中雨一直向上生长着,完全不受外界的任何干扰,那份定力是我一直向往而又不可得的神圣之力。
由于春节期间很多香客上山来敬香,到午餐和晚餐时我们就会与陌生的香客同桌吃饭。面对陌生人我们总是表现得很谦让、礼貌和主动,对身边的亲人却往往忽略了他们的需求和感受。连续几天与不同的香客或暂住的居士相处,从认知到感悟都得到了很多启发。有口中修行的、有行为修行的、也有心里修行的,极少有身心口合一修行的人。宇宙万物,养众生百态!
在这儿居住的几日中,每次饭后都会与同伴儿散步回房间,从餐厅到居士寮房单程相距大概是1.5公里。我们会边走边聊今天的所见所闻所感,当然这中间也会有一些人和事令到自己不愉快,不过每次都能互相宽慰,然后很快从不认可转化为设身处地的理解,最后是愉悦地尊重别人的为人处事方式和态度,这应该算是一种自我意识的升华吧!
人的性情变化与身体情况是直观的,来这儿的几日一半工作一半学习,放松的时间是用来整理房间的清洁,相对于平时也没有多的闲暇时光。自然身体的疲劳状态没有得到缓解,心情也就随之呈现波动。幸好在昨日午餐时遇见了长住居士骨仙,一位民间的跌打师傅,请他帮忙松松肩骨。骨仙出手果真不凡,一肌强劲的力量由柔到刚直接渗透到了中府穴位处,一阵酸麻之后深呼一口气身心舒展开来,当晚也相对容易入睡,这对于一个长期失眠的人而言是最大的福报,感恩遇见。
今晨一阵雨声将朦朦胧胧中的我唤醒,这是来华首古寺的第六日了。打开手机看看时间才六点钟,心想反正已无睡意就索性起床将这几日的一些经历和零散的感悟记录下来,以便在日后的生活中用来继续自我督促检查和言行修正。一边回忆一边记述时,又多了一份感悟: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也是一种不为难他人的体现。大道无为,上善若水,清心载物,挥尘静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