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飞的阅读系列●《虚无的十字架》

《虚无的十字架》是继《嫌疑人X的献身》之后的东野圭吾的第二本书,在读到一半的时候,我在微博上发了如下文字

这个杀人凶手只要再监狱关多少多少年,就可以改邪归正‘,把杀人凶手绑在这种虚无的十字架上,到底有什么意义?”——东野圭吾《虚无的十字架》。十字架应该指的是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象征救赎。而所谓虚无的十字架,应该是指所谓的废除死刑,以无期徒刑等刑罚并不会让凶手悔改,认识到错误。只是单纯的认为这种制度会让其进行自我救赎,然而实际上这确实没有作用,无意义的。

但读到花惠对中原所说的一段话“……即使这样,仍然说他没有付出任何代价,没有做任何弥补吗?有多少被关进监狱的人根本没有反省,这种人背负的十字架或许很虚无,但我先生背负的十字架绝对不一样。那是很沉重、很沉重,如山一般的十字架。”我觉得所谓的十字架应该是一种苦难、责任、罪孽。很多人做错了事,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自己的行为对他人造成深刻的伤害和痛苦。有可能他们接受了形式上的惩罚,但实际上内心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去反省自己的行为,并没有背负上自己的罪孽去救赎自己。

东野圭吾在这本书里可以说是对死刑是否具有实际意义进行了探讨,对于受害者家属来说,唯有对凶手判处死刑,以命抵命,才可以让遗族得到一点安慰。然而,死刑又是否真的能够让凶手悔过?想到了复旦投毒案中,曾经对林森浩是否应该执行死刑社会上有过激烈的讨论。我想,法律以及刑罚存在的意义,在于让犯错的人认识其错误,从而进行自我救赎,来弥补自己的过程。然而,是否能够起到这种作用,值得深思。

表示对这个话题的探讨,不是我现在的能力水平能够去思考的,能够想到考虑的事情太过浅显,不在论述关于法律以及死刑这方面的问题了。回归书本而言,这本书的在看到前半部分的时候,很难将整个故事串联起来,觉得每一章,似乎都在讲单独的故事,只有看到后半部分,通过中原无意间整理因被害死亡的前妻小夜子的书稿中的些微线索将所有的看似未关联的人物关联了起来,才理清了脉络。不得不说,东野圭吾的文字很朴实,但故事的思路却很清晰。看到最后,对整个案子的事件才豁然开朗起来。

这是结尾:

读书笔记第一篇,还真是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文章毫无逻辑感啊。

加个剧透,附上整理的本书人物脉络图……


The end!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也许今天我很自私,可能你也这么认为,只是你不说,也许你心里早就已经七想八想了,今天跟自己比较好的女性朋友打了电话,...
    醉卧沙场笑红尘阅读 252评论 0 1
  • 月亮照不到的一片地域,院子角落里那种莫名牲畜的眼睛忽隐忽现,成了唯一的照明。只有破损的工厂卸车、小孩无助的哭声和身...
    柠檬怪sun阅读 268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