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腾格里201801408

通过朋友介绍关注了一个户外运动俱乐部的公众号。清明节前某一天推送了一则消息:“一生总归是要去一次沙漠的”。 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个文案写的不错哦,利用了用户要完成某项任务的心理,应该能吸引不少用户的注意力,至少已经让我点进去看介绍了。看完一时冲动(说走咱就走,其实也不知道后面有那么多路要走),于是就下单预定了。

这次行程总共有全国各地的30多人参加,4月4日大家从各地出发在银川集合。


当天晚上领队召集行前会,对接下来的行程做了个讲解。


想想也是有些小激动,第一次去沙漠,还可以在沙漠里露营。

第二天满怀着期待就开始了这次的徒步之旅


大巴送到出发地,然后离我们而去


这种照片一般只有自己才能认出自己 :)


大漠风光


一群人在研究小动物


到达营地


搭帐篷


篝火晚会,热情好客的领队及其搭档给大家敬酒,貌似每人至少干了两杯。


在零度以下的帐篷里睡觉(帐篷及睡袋上都是水汽结的冰,还好本人抗冻)

天亮继续出发


成功达到终点

再来两张集体照,有气势不


三天下来总共步行了41公里。 还是投影距离哦,沙漠里上上下下的感觉可不好受。

回到家里腿已经似乎不能正常姿势走路了,但总体感觉还是不虚此行。

说道徒步沙漠的感悟,路上听了很多队友的分享。

事后我也想到八个字,那就是:“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这也是在沙漠的路上我听“得到"专栏讲美团王兴的一个故事想到的。王兴在美团内部演讲的时候分享了一个南极探险的故事。我也在此转述一下。

我们有不少人知道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达到南极点的人叫阿蒙森。可谁也不知道谁是第二个。其实在阿蒙森团队出发奔赴南极点的时候,差不多同一时间还有另外一只队伍也在和他们竞争。这个队伍的队长叫斯科特,没人记住他们是因为他们第二个到达南极点,而且在返回的途中全军覆没。他们和阿蒙森不止是胜负的差别,而是生与死的差别了。

事后有人分析这两只队伍的差别。阿蒙森团队总共5人,携带了3吨的物资;斯科特团队总共17人,人数虽多,但只带了1吨的物资。

更重要的是两个队伍采取了不一样的行进策略。阿蒙森决定,无论天气好坏,每天行进30公里。而斯科特不这么做,他们一天能走多少全凭心情,天气好时心情也好一天能走上五六十公里。天气要不好,干脆整天在帐篷里休息。

这样就导致了斯科特比阿蒙森在差不多同一时间出发的情况下,整整晚了一个月到达南极点,而且在返回基地的途中无一生还。

每天30公里,不多,但是只要坚持,就足够让历史记住你。

这和我们在沙漠里走路不是一回事么。一开始在沙漠中可能还会有新鲜感。但是走到后面,对沙漠的新鲜感、好奇心已逐步被膝盖、小腿的酸痛给替代。我们需要寻找另外的支撑。后面每当要爬上沙丘的时候,我往往就不看沙丘有多高了,而是看着眼前别人踩出来的脚印,一步一步地跟着脚印上去。 虽然我平时也很少锻炼,但最终也是跟着第一集团到达了终点。

所以要相信每天进步一点点的力量,这也是此行最大感悟,以此共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昨天去看了一辆二手长安6371。04年款,车主是金属配件老板,用这车来拉货用。车很破,但关键部件都不错,发动机1....
    BryantHe阅读 3,567评论 0 2
  • 她,一个安静的女子! 她,一个飞速奔跑的女子! 她,一个散发光芒温暖她人的女子! 她就是单春晖,线三分部的老树根!...
    如意妈花小美阅读 2,383评论 0 1
  • 后来我看到好笑的东西想分享的人,不是那个爱了3年的前任。 而是那位先生。 后来朋友们问我,“你现在喜欢他吗”。 我...
    Ssshark阅读 1,729评论 0 0
  • 千面英雄2:你需要什么样的人生导师 一、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人生导师? 学而知之的人可以称为人生导师吗?我想这是可以...
    寒冬之城阅读 3,46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