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经验,是有了亲身经历后才觉得它说的挺有道理。比如老大照书养,老二照猪养。
当然,这是要有二胎才可以实践一下的,所以我有幸赶上政策的末班车,有幸还可以拥有两个孩子,也有幸体验了传说中的老大照书养,老二照猪养!
01
进入5月,天气暖和了。每天会抽点时间抱二宝出去透透气。
楼下一堆孩子和一堆带孩子的爷爷奶奶,每次问起二宝,听说是6个月,都夸赞说看起来不像啊。皮肤白白的,眼睛大大的,个子很高,看起来很机灵很成熟,不像6个月宝宝,然后说我很会带,带得很好。
人都有虚荣心,被人夸心里也是美滋滋的,但是,但是,说我带得很好,我就呵呵了!
我带老大是典型的照书养,老二就是俗语中的照猪养。
我生老大时,已经31岁了。
因为自小体质弱,又遇到一个很会做饭,在做饭上有点溺爱的妈,所以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都非常的差。吃饭挑食,吃得慢,吃得少,还是典型的素食主义者。不爱动,爱胡思乱想,整个学生生涯,这一点都未改变多少。
所以怀上老大后一开始是开心的,但作为新手准妈妈,接下来就是担心了。
担心啥呢?担心自己身体差,给不了宝宝营养,影响宝宝发育。
可我不想我的孩子和我一样的身体差,读书时的觉悟不足以让我化悲痛为力量,可为了孩子,总要拼一下。
要想孩子营养好,大人得吃啊。怀孕前没吃,怀孕后强迫也要吃。
买了一堆菜谱,不会做,可以学啊。我是北方人,自小不习惯喝汤。在泉州工作后,朋友都说要多喝汤。好,鲫鱼汤,排骨汤,鸡汤……没有大厨的水平,做的出来样子就行。
妹妹来照看我的时候说,真行啊,从小不吃肉,这么油腻的汤,怎么喝进去的,一天几大碗?
怎么喝?当中药喝,一路是喝中药过来的,怎么说,这个也比中药好喝。
别人说要多吃水果,孩子皮肤会好。那时因为住学校宿舍,比较偏,买东西不方便。太贵的水果吃不起,也不好放,就苹果保质期长一点,那就固定一天4个苹果。后来月份大了,医生说不易摄入糖分过多,就改为2个。生产完算一下,我至少吃了一百多斤苹果。
医生说要补钙,要多喝牛奶。也奇怪,我们家人体质都喝不了牛奶,一喝就闹肚子。可为了孩子,闹肚子算什么?喝,一箱一箱地提,一杯一杯的喝。
功夫真的不负有心人啊,老大出生时,勉强达到6斤,刚出生就皮肤超好,很白很嫩,而且他还是属于那种晒不黑的,身体比脸还要白,长大了依旧如此。以至于我同事姐姐帮我接生后告诉她妹妹,说我的孩子很白,皮肤很好,她还开玩笑说不能吧,她不怎么白啊。
4岁我带老大回老家路过北京,师妹说怎么皮肤这么好,真不像你生的。我说我很黑吗?师妹回答反正不怎么白。
反正呢,不管是遗传的力量还是后天的努力,老大怎么说我们也是努力用心过的。
02
老二的孕期和老大相比,那不是差了一点点,那是差很多。
首先是年龄大了,整整错了十年。高龄孕育的弊端,你懂的。
其次是政策放开后,我本来怀了一个,意外没了。医生诊断说我其实很难怀孕,即使怀孕,也会胎停。死刑书一样的判决,在我意外怀上老二后,整个孕期都是我恐惧的来源。
可能那时就已经有了产前抑郁,一方面,我知道要想孩子好,大人要身体好,心情好。饮食,睡眠,心情,运动…另一方面,主题只变成一个,就是保胎。我感觉自己变成了一个废人。什么都不想做,什么也懒得做。
牛奶,本来就不爱喝,生完老大后就断更了,现在喝,没那么大动力?
水果,鸡蛋?生老大,吃苹果吃伤了,感觉再贵再好的苹果,吃起来都和萝卜差不多?
喝汤,我倒是想喝呢?老公没空,我自己饿也不愿动,还喝汤,连肉也没吃几次。
老公做什么,我就吃什么,不做的时候,就随便方便面外卖吃。
饮食是这样,心情就更糟糕。因为产期在中间,单位说无法安排课,被迫提前请假,唯一打发时间的就是手机,睡不着刷,心情糟糕刷。明知道手机有害,可管不住自己。
老大有时还和我讲,妈妈,你要多吃水果,不然妹妹生出来很黑怎么办?那时我们都希望是个妹妹。
两段不同的孕期生活,结果如何呢?
老大38周5出生,体重5.9,期间我还检查出缺铁,缺钙,快生时有点心肌缺血。
老二37周6出生,体重6.5,期间除了有几次羊水偏少,其他都正常。连医生最担心的血糖,我的指标都超正常,医生还夸我很会控制。我压根什么都没吃,控制什么啊。
唯一唯一老大比老二好的地方,就是老大出生很白,老二出生很黑。看惯了老大的白,连他爸爸给老人报告时都说和哥哥长得挺像的,就是很黑啊。
黑就黑吧,最起码健康,反正男孩子嘛。
可是,可是,随着老二越来越大,他越来越白,皮肤也是超嫩。
那时我很忧郁,同事姐姐每次替我检查都说我要多笑,孩子就会爱笑。心情不好,拿什么笑呢?
无心栽柳柳成荫吗?老二超级爱笑,月子里就经常无意识笑,现在大了,抱出去,见人就笑。
03
两孩孕期的准备工作是这样,生出来呢?
老大严格按照书上的来养,有一点风吹草动,我们都紧张得要死。
为了奶水多,多喝汤,吃奶粉严格按照指标来。
拉一次肚子,不小心发烧了,全家人都出动。
要锻炼孩子的早期发育,听不听得懂没关系,有空就读给他听,没空就放给他听。读得口干舌燥,读得睡眼朦胧,还是要坚持。
老二,奶水依然不够。不够就不够吧,喂奶粉,奶水当点心。
喂奶粉的缺陷是火大,孩子容易便秘。老大两天不拉,就要找各种办法解决。
老二,再观察观察吧,没准明天就拉了。
用文雅的话来讲,老大是精细喂养,老二是粗放喂养。
前几个月,爷爷奶奶没来,我们忙不过来时,把奶瓶放他嘴巴里,头垫高,他自己用嘴巴吸奶粉。现在6个月,已经差不多自己可以抱奶瓶喝了。
现在看着相差十岁的兄弟俩,我经常想,为什么老大照书养,老二照猪样这么盛行呢?
首先是因为老大是第一个孩子,新手妈妈一般没有经验,很怕做不了一个好妈妈。而内心深处又特别想做一个好妈妈,把最好的都给孩子。
有些是没有老人在身边,只好照搬书本理论。即使有老人,也会觉得老人的经验并不能代替自己的感受。
老二就不一样了,养过一个孩子,就知道书本上的理论并不完全适用于自己,而自己亲身的经历才是最有说服力的。
养过老大,怎么说也积累了自己一套育儿理论,而且还是结合实践的育儿理论。
养过老大,就会知道当初很多努力要么是用力过猛,要么是做无用功。
那么,有过老大的慌张,就奠定了养老二的淡定,有些事情顺其自然反而效果更好。
其次是因为惰性。老大是第一个孩子,孩子成长带来的欣喜很多已经体验过了,再养老二,感觉效应就会递减。
第三是生老大时,无论年龄,精力,围绕一个孩子转,很容易集中全部的心力。生老二时,这些都在发生变化,年龄相差不大的两孩,哄完老二,还要哄老大。相差太大的就更悲催,老大还要辅导功课呢?妈妈的精力有限,自然不如老大那样精心。
不管是哪种原因,哪种心理,老大照书养,老二照猪养总是有一定的流行市场。
04
老大照书养,有照书养的好处,老二照猪养,有照猪养的好处。
孩子是千差万别的,养育孩子也不能一概而论。
不管是找书养,还是照猪养,总要父母用心的。
第一、有条件的父母,比如精力照顾的过来,比如有老人帮忙,比如经济条件比较好,那么爸爸妈妈就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去陪伴孩子,去照顾孩子,也愿意花更多的精力参与孩子成长的每一步。没条件地父母,要学会高质量地陪伴孩子,工作就是工作,陪孩子就是陪孩子,那么不管是照书养,还是照猪养,都会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健康地成长。
第二,我们照书养,书因为现在有太多的育儿理论,好的理论可以让让我们在育儿路上少走很多弯路,可以减少父母的焦虑感,可以有更良好的心态去抚养孩子。我们照猪养,是因为再好的理论也要运用于实践,最了解自己孩子的始终是自己的父母,父母淡定,孩子才会情绪稳定地成长。
如果你是二宝妈妈,请珍惜做妈妈的福气,正是因为有了两孩,你才可以亲身体验照书养和照猪养的不同,可不管二者有何不同,身为两孩妈妈,你已拥有太多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