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
这句话大多数人应该都听说过,其来自《圣经·马太福音》。无需高超的语言技巧,我们便可以窥其一角:凡是他拥有的东西(方面),还要多补给他,而他没有的东西(方面),连他已经拥有的这些东西也要夺去。
这句话符合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金钱,越有认为自己金钱富足的人,往往越有钱。比如,人际关系,能够跟一个人相处融洽的人,在生活中的可以处理好和大多数人的人际关系,相反,跟自己的室友或者经常接触的人相处的不和睦的人,往往难以跟其他人维持好的人际关系,不加改变会越来越差。再比如,学习,我们知道学习这种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有所差别,对于一项抽象的科目来说,一开始的学习往往是十分痛苦的,而且无法预估其进度,可是到达一定的level后,对知识的理解会突然的通透明朗,往后的学习往往很是轻松自如。
思想上的贫瘠势必导致行动上的消极,轻者逢人便抱怨不止,甚者消极怠工,更有甚者做出伤害他人的行为。消极的思想会让人变成一团黑洞,散发出源源不断的负能量,同时吸收靠近他的人的正能量,遇见此类人,无须指出其症结,更不宜批评指正,看到他的优点并报以感恩的心态,如若不喜,疏之即可。
抱怨,尤其向交浅之人或利益相关之人抱怨,更是人生之大忌。老子在《道德经》第七十七章亦提到:“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抱怨就是在像他人表明自己的不足,缺少什么,就会抱怨什么,一个内心富足,事业成功的人从不会四处抱怨。越是抱怨,越是不足,便更加抱怨,陷入了失败人生的死循环。
我一朋友,小W,某知名985硕士毕业,入职时满怀梦想与激情,想着在工作中大展拳脚。可是事实和理想总是会略有差距,工作的内容和他的理想并没有很契合,想着自己来公司时的梦想是从事图像处理算法,可没想到来的第一个自己却总在做一些脚本,这让小W很是气馁。这种消极的思想很快在工作中表现出来,从一开向我们几个同龄人抱怨,慢慢发展到向一个稍微大一点的老员工抱怨。这话很快就被这位老员工传给了小W的上司,小W的话令上司非常不快,于是结果可想而知,到现在上司完全被雪藏。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大多人都难以界定的是一个量:何为多,何为少?
涉及多少的问题,本来就是一个很难界定的问题,俗话说的好,冷暖自知。多少的真正意义在与自己,而不在于他人。认为自己拥有的多,你就会内心富足,认为自身贫瘠匮乏,你就痛苦焦急。
如果你脑子里想的都是:“我不喜欢我现在的工作”“我现在的伴侣好多缺点让我难以忍受”“跟我合租的室友真是太讨厌了”。每当你有这样的想法,并且你不马上的中断这种负面的想法,你就会发现你更加讨厌的你现在的工作、跟你伴侣在一起越来越不幸福、看到你的室友就会有种暴怒的冲动。
没错,麻烦越来越多的被你这样的负面想法所吸引,来到你的身边。
相反,如果你心怀感恩地审视生活:“我的工作对我来说来之不易” “我的伴侣为我付出了很多,有很多的甜蜜时刻值得细细回味” “我的室友也有很多优点值得学习”
一句话说的很好,“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世界的国王,喜欢按自己的喜好发号施令,但有时也会听听别人的意见--如果这条意见和自己想的一样的话”。我们总是喜欢看到别人的缺点和不足,自己相比别人缺少的东西,却不感恩自己已经拥有的一切。总是试图去改变别人,却不试图改变自己。
认知行为疗法鼻祖Albert Ellis 认为人们之所以会以扭曲,消极的方式进行思考,是因为我们对周围的事物总是怀有非理性的信念。而去除内心非理性信念的最好方法就是感恩。
-2-
我们可以数不清所获得的恩福,但不要因为自怨自艾而阻挡了恩福的降临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这是感恩的基本法则。而不感恩的底线在于一边索取,一边毫无感觉,将索取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清晨醒来的第一件事,或者说一天中你最早需要做的事,就是和数算所获得的恩福。你可以用日记本写,或者用电脑记录下来,制作一份你需要感恩的清单。
当你写下十条值得感恩的事件之后,从头到尾再读一遍,默念或者读出声来都可以。读完之后,重复三遍:谢谢、谢谢、谢谢,尽最大的努力体会此时心中充盈的感激之情。
为了更深刻的体会感恩,你还可以对整个宇宙、精神、美德、生命、自我,或者任何你神往的事物表达感谢。试着将感恩的情绪引导至某件事或某个人,你就能够更加真实的感受到这种情绪,感恩之情也会变得愈加强烈。
感谢你的家、你的家人、你的朋友、你的工作。感谢太阳,感谢你喝的水、你吃的食物、以及你呼吸的空气。感谢树木、动物、海洋、飞鸟、花朵、植物、蓝天、雨、星星、月亮、以及我们这个美丽的星球。
上行,下效。存乎中,行于外。
由此,可得世界之荣耀。
CinderellaM
一名热爱读书、热爱思考的程序员。
您的关注与点赞对我是很重要的支持与鼓励!
我会努力把更多有深度有思想的文章
呈现给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