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的主要内容是“鉴赏”。比如鉴赏一幅画,一篇文章,或者其他种类的艺术作品。如何才能做好鉴赏呢?作者通过同学们的谈话,从鉴赏的意义、鉴赏的态度、鉴赏的反思、鉴赏的预备知识、鉴赏需要的想象力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讨论。
个人理解:这其实也是一种结构化的思考方式,当我们在参加画展、艺术展、或者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的时候,就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增强自身的鉴赏能力。
鉴赏的意义:
真正的鉴赏,是投入整个身心去和作品相对,领略个中的真滋味。
““鉴赏”二字,粗略地解释起来知识一个“看”字。……不过同是一个看的动作,有种种不同的程度,和“看”字相似的字,从来有“见”、“视”、“观”三个,……“见”只是见到,看见,并无别的复杂的心理作用可言。“视”不但见到,还含有观察的分子:医生看病叫“诊视”,调查某地方的情形叫“视察”,凡是与“视” 字合成的词,差不多都有观察的意义。“观”字更复杂,与“观”字合成的词,意义都不简单,如“观念”、“观感”、“人生观”、“宇宙观”之类,都是南下简括的注解的。……不论是看文章或看绘画,要到了“观”的境界,才够得上称“鉴赏”。“观”是真实的受用,文章或绘画的真滋味,要“观”了才能亲切领略。…… ”
鉴赏的态度:
投入全副精神,沉浸其中,仔细玩味。
“…“玩”字很有意味,我以为可以说明鉴赏的态度。“鉴赏”有时也称“玩赏”或“玩味”,可以说“玩”就是“鉴赏”。“玩”字在习惯上常被人轻视,提起“玩”,都觉得有些不正经。其实,“玩”是再正经不过,我们玩球玩棋的时候,不是忘了一切,把全副精神都放在里面的吗?对于文章绘画要做到“玩”的地步,并不容易。单就文章说吧,一篇好的文章,或一本好的小说,非到全体内容前后关系明了之后,决不能“玩”。我们进中学校以来,已读过不少篇数的文章,许多本数的书了,自己觉得能够玩的实在不多。大都只是囫囵吞枣,诗不能反复地去吟,词不能低回地去诵,文不能畅适地去读,小说不能耐心地去细看。这很可惜。……”
鉴赏的反思:
为什么作者写的这么好?如果我来写会怎样?
“我于读文章的时候,常把我自己放入所读的文章中去,两相比较。一壁读一壁在心中自问:“如果叫我来写将怎样?”对于句中的一个字这样问,对于一句的构造和说法这样问,对于句与句的关系这样问,对于整篇文章的立意布局等也这样问。经过这样自问,文章的好坏就显出来了。那些和我写法相等的,我也能写,是平常的东西,写法比我好的就值得注意。我心中早有此意见或感想,可是写不出来,现在却由作者替我写出了,这时候我就觉到一种愉快。我们平常所谓“欣赏”者,大概就是这愉快的心情吧。文章之中,尽有写法与我全然不同,或在我看去不该如此写,读去觉得有些与我格格不相入的。我对于这种文章,如果当时未曾发现它的错处,常自己反省,暂时不加判断,留待将来再读。我以为鉴赏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共鸣作用,读者的程度如果和作者相差太远了,鉴赏的作用就无从成立。这就是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我想,鉴赏的本体是“我”,我们应把这“我”来努力修养锻炼才好。”
鉴赏的预备知识:
除了明白作品字面本身的含义,还要了解当时的历史环境和作品产生的背景条件。
“……鉴赏本来是知解以上的事情,但预备知识却不可没有。一手好诗或一首好词,大概都有它的本事与历史事实,我们如果不知道它的本事与历史事实,往往不能充分领会到它的好处。例如曹子建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诗意义不晦,在不知道他们兄弟相残的历史的事实的人,看了也许亦会感到趣味,但若能知道这历史的事实,当然更有味了。……对于一篇作品,如果要好好地鉴赏,预备知识是必要的。作者的生平,作品的缘起,以及其他种种与这作品有关联的事件,最好能先知道一些,至少也该临时去翻检或询问别人。这种知识本身原不是鉴赏,却能做我们鉴赏上的帮助,不可轻视的。”
鉴赏需要想象力
要和作者共鸣,想象力不可或缺。
“……作者与我们不相识,大多数是古人,不会来和我们共鸣,所谓共鸣,无非是我们自己要去和作者共鸣罢了。……我们的生活经验与作者不同,不能一一从生活经验去领会作品,所靠的大半是想象。……文章是无形的东西,只是白纸上的黑字,我们读了这白纸上的黑字,所以会感到悲欢,觉得人物如画者,全是想象的结果。作者把经验或想象所得的具体的事物翻译成白字上的黑字,我们读者却要去倒翻过去,把白纸上的黑字再依旧翻译为具体的事物。这工作完全要靠想象来帮助。譬如说吧,“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好句子,但这八个字的所以好,并非白纸上写着的这八个字特有好处,乃是它所表托的景色好的缘故。我们读这八个字的时候,如果同时不在头脑里描出它所表托的景色,就根本不会感到它的好处了。想象是鉴赏的重要条件,想象力不发达,鉴赏力也无法使之发达的。”
最后,作者还介绍了一种方法,就是通过阅读别人写的“鉴赏心得手册”之类的,来领略优秀作品的美好。对于我这样的小白,是不错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