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黄打非与小学生究竟有多远

网络截图

从零开始学习写作#№3
早上高中群有人发了张图片,细看之下发现原来是家乡一所小学的学生在“扫黄打非”宣传栏前在介绍着什么。有人还说有个学生在介绍如何举报自己老爸的。
我很是纳闷,扫黄打非本是相关管理部门的职能,怎么连小学生也“在行动”了呢?
搜索了一下,在众多的新闻条目中,只有一个提到了校方。校方称:主要是反盗版。
一提起扫黄打非,我们所想到的大多是关于失足妇女的新闻报道。镜头中的人大多遮住头脸,在这时有了很强烈的羞耻之心。至于什么是“非”所包含的内容,可能多数人都语焉不详。虽然黄与非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见怪不怪了,但要谈到扫与打,应该是法律赋予强力部门的职权,与普通人有着很大的距离。作为普通人,我们可以对黄与非所不;但涉及执法行为的话,就不是普通行为人所能做的了。
对我们成年人来说尚且如此,对于尚处于小学的学生来说,就更不知所谓了。
当然,维护法律的尊严是每个公民的义务,而且学校也不是世外桃源,即便小学也不应与社会脱节,也正基于此,很多学校并不只是教孩子读书学习,还会展开一些社会活动,进行社会实践,帮孩子认识世界。这无可厚非,若选取得当,对孩子们的成长也颇有益处。
然而,作为组织者的学校也不能只看到了有意的一面而放松了把关的责任,拍脑袋决定的产物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隐患。如今“勇于见义勇为”这样的条目都已经从小学生守则中删除了,扫黄打非这样连普通成年人都不太适合的责任如何还堂而皇之地进入了小学校园?
社会的有效运行,需要各个组成部分各就其位,各行其责,既不能像某地纪委举报教师在地摊买菜那样滥权,也不能不分对象地搞普及。学校不是大箩筐,什么都能装。拍脑袋决定迟早会付出相应的代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纠正错别字“踌躇”“榜样”“精神出窍”!真牛,短短的几句话,错了这么多字哭(´;︵;`)
    王有书阅读 292评论 0 0
  • QDrive Quests Q型驱动领导力任务: Day 45 Community: Take one actio...
    QDrive阅读 232评论 14 2
  • “可可” 六七岁的女孩正在和小伙伴们一起玩,突然听到那个无比想念的声音,触电般的站起身转着小脑袋四处寻找着,清明的...
    浴水之蝶阅读 533评论 0 0
  • 5.1短假,陈天被陈胖占用,提前一天就被叫去他家,帮忙干活也就算了,还时不时要给新郎心理疏导,缓解紧张。陈天觉得自...
    续续陆陆阅读 208评论 0 0